第一百九十三章 实业帝国:造军舰
sp;造船厂的技术,戴言听从了吴眛的意见,从吴越之地高价邀请工匠来到陶丘,并且在菏泽岸边亲自划了一大块土地作为造船厂基地!

  中原各国一直都称呼吴越两国为蛮夷,因为这些地方的民众都十分贫困,不像中原之民一样老实耕作,遵守礼法,而是喜欢四处劫掠!

  不过在有远征吴越经历的戴言看来,这样的事情实属平常!吴越之地的农业远远不如中原发达,土地里无法产出足够的粮食,民众想要活命,那肯定需要四处去抢啊!

  然而吴越之地却也有着中原诸国比不上的方面,至少在戴言观察来看,吴越之地铸造兵器和造船的技术,中原列国都是比不上的!

  铸造兵器就不说了,天下十大名剑,有七把都和吴越之地相关!

  而吴越之地作为水乡泽国,大家出远门都是靠船的!造船业就直接影响着大家的生存,这能不发达吗?

  而戴言在引进的所有吴越工匠中,最重视的乃是一位从吴国时期传承下造船技术的工匠——翼人。而他名字里面的含义则是造翼之人!

  翼,乃是曾经的吴国军用船只的称呼。因为这种战船在行驶时,其行动之迅速彷如飞翼!

  而翼又分为大翼、中翼和小翼,大翼长十丈,阔一丈五尺二寸,一船可载士兵二十六人,桨桡手五十人,操驾水手三人,长钩、长矛手十二人,指挥二人,共九十三人。船载弩三十二张,箭三千三百支,盔、甲各三十二副。中翼长九丈六尺,阔一丈三尺五寸。小翼长九丈,阔一丈二尺。

  而这种翼船,虽然乃是当世最高的几项科技之一,然而在戴言看来它依然还有缺陷,戴言二话不说,就将中原船舶的一项重大发明给用在翼船上了。

  这种发明就是橹。橹乃是鲁国造船业的创新,原本是指鲁国的木盾。然而鲁国既然能出现鲁班这样能造“木鸢”的神级工匠,也是一个极有创新性的国家,后来就有鲁国人将这种大木盾安置在船的船尾或是船的旁边,这就形成了正式的橹。

  橹原本是很重的东西,然而一旦它固定在了船上,人们摇动起来就不甚费力了。而橹在水中的受力面积比起桨要大得多,一旦摇动起来产生的推力自然比桨要大得多!

  后世人们常说的“樯橹灰飞烟灭”,实际上就说明了橹在古代水战中的重要作用!

  在秉承着能用钱解决的事就不是事的理念下,戴言又接连制造了另外一种更强大的船舶:楼船!

  在知道戴言决定建造这样一种船只以后,不仅是翼人,甚至连吴眛都是感动得哭了出来!

  楼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