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民主
�”。可以说是一种完全中立的态度。
最后,他所提出的这种由“贤人大会”选择贤者的制度,看起来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设想!毕竟稷下各家,除了道家的极端派别宣扬“不尚贤”,其他各派都是赞同由贤者——也就是精英来统治的。
而戴言在其中所提出的由各部落酋长推举盟主的这一制度,也很快就被戴言定义为民主。在他看来,既然联盟盟主是由各部落酋长所推选出来的,那么他必然能够代表各部落的利益!
戴言不仅仅提出了这样一个制度的设想,更是由此创造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在他的设想里,要想国家能够真正的由贤人来统治,那么其实可以将国家内部有实力的人拉出来,由国君提名几个贤人来让大家选择,如此一来,选择出来的贤者能够替大家着想,这样不是就能够很好的统治国家了吗?
而对于国家内“有实力的人”,这一定义是完全可以上下浮动的。如果想要国家的决策更加高效一些,就可以将其定义为一国大夫爵位以上者;若是想受众面更广一些,则可以将所有的“士”纳入到这个范围中来。
戴言始终没有提出将所有的庶民都划入“有实力的人”的想法!在他看来,在战国时代搞“全民普选”,不说其成本实在太高,就算真的能够达到,其统治的效率也将极为低下!最重要的是,全民的“普选”必将整个国家变得平庸,乃至最后的衰弱!
戴言可是没有忘记,在后世的学说中,无论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亦或是创建了全球帝国美利坚的开国先烈们,可都是反对这种全民“民主”的!
美帝国的学者尤为阴险,因为他们要将“民主”这一理念作为普世价值宣扬到全世界,当然不能公开的反对全民的“民主”,于是他们偷换了一个概念,将这种扩充到全民的民主称之为“民粹”!
于是戴言所提出的这种,由精英阶层共同商议、协商来统治的制度一时间风靡稷下,稷下各家也都对此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解读和设想。
戴言让科学学派扬名于稷下,在政治中施加巨大影响力的想法,也由此真正的得到了实施。
而戴言提出“民主”的这种设想,其实也并非只有这样一个目的,他其实也是看到了科学学派理论的不足了。
戴言对于科学学派,从来都是实行的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除了在最初的逻辑学上面提出了分类、归纳、推理、论证等等逻辑语言以外,他也只是偶尔提出一些感兴趣的观念,比如天文学,大气压强等等,其他方面,他都是任由这个学派自行发展的。
然而随着学派的继续发展,戴言终于发现了学派思想中所存在的巨大问题,
最后,他所提出的这种由“贤人大会”选择贤者的制度,看起来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设想!毕竟稷下各家,除了道家的极端派别宣扬“不尚贤”,其他各派都是赞同由贤者——也就是精英来统治的。
而戴言在其中所提出的由各部落酋长推举盟主的这一制度,也很快就被戴言定义为民主。在他看来,既然联盟盟主是由各部落酋长所推选出来的,那么他必然能够代表各部落的利益!
戴言不仅仅提出了这样一个制度的设想,更是由此创造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在他的设想里,要想国家能够真正的由贤人来统治,那么其实可以将国家内部有实力的人拉出来,由国君提名几个贤人来让大家选择,如此一来,选择出来的贤者能够替大家着想,这样不是就能够很好的统治国家了吗?
而对于国家内“有实力的人”,这一定义是完全可以上下浮动的。如果想要国家的决策更加高效一些,就可以将其定义为一国大夫爵位以上者;若是想受众面更广一些,则可以将所有的“士”纳入到这个范围中来。
戴言始终没有提出将所有的庶民都划入“有实力的人”的想法!在他看来,在战国时代搞“全民普选”,不说其成本实在太高,就算真的能够达到,其统治的效率也将极为低下!最重要的是,全民的“普选”必将整个国家变得平庸,乃至最后的衰弱!
戴言可是没有忘记,在后世的学说中,无论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亦或是创建了全球帝国美利坚的开国先烈们,可都是反对这种全民“民主”的!
美帝国的学者尤为阴险,因为他们要将“民主”这一理念作为普世价值宣扬到全世界,当然不能公开的反对全民的“民主”,于是他们偷换了一个概念,将这种扩充到全民的民主称之为“民粹”!
于是戴言所提出的这种,由精英阶层共同商议、协商来统治的制度一时间风靡稷下,稷下各家也都对此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解读和设想。
戴言让科学学派扬名于稷下,在政治中施加巨大影响力的想法,也由此真正的得到了实施。
而戴言提出“民主”的这种设想,其实也并非只有这样一个目的,他其实也是看到了科学学派理论的不足了。
戴言对于科学学派,从来都是实行的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除了在最初的逻辑学上面提出了分类、归纳、推理、论证等等逻辑语言以外,他也只是偶尔提出一些感兴趣的观念,比如天文学,大气压强等等,其他方面,他都是任由这个学派自行发展的。
然而随着学派的继续发展,戴言终于发现了学派思想中所存在的巨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