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两面迎敌
  打赵国一个措手不及,这是张仪此次谋划的核心,在他看来,既然三国已经答应前往赵国奔丧,在赵国眼中,三国就已经是放过赵国了,应当没有再防备三国的意思了。

  事实一开始也确实是如此,当周绍带着三国同意前往赵国奔丧的外交成果回到赵国时,赵国国内紧张的气氛都为之一松。同时,赵国众臣也为赵雍真的能够破去七国伐赵联盟而对其称颂不已。

  赵雍毕竟是一个年不满十五岁的少年,受到众人的夸赞,也不由得有些洋洋得意。不过他始终还是没有忘记是谁为他谋划这一切的,当他又一次受到戴言送来的急报时,也在那里猜测师父是不是想得太多了。

  不过自他从戴言那里学习了知识,又为如今这瞬息破掉七国联盟的大手笔震撼,对于戴言还是异常尊敬的。他虽然对于三国依然会不死不休有些不以为然,不过他还是严令赵国在三国的间谍保持最高的警戒,密切关注三国的动静!

  随后发生的事情果然如戴言所料!在第二年的一月,正是各国齐聚前往赵国参加赵肃候葬礼的时机,秦、魏、齐三国国内不但派遣了奔丧的使者,在使者的队伍后面更是有着庞大的军队!

  通过间谍的探查,赵国大致知道了跟在三国使者身后的军队差不多都是一万。

  秦国的使者将从关中出发,从已经归属于秦国的离石经过,径直进攻赵国在西面最大的重镇——晋阳!

  而魏国和齐国的使者,将在卫国观泽会师,随后径直沿着河水北上。若是两国军队能够接连突破大河以及漳水,那么威胁赵国首都邯郸将不在话下!

  无论是晋阳还是邯郸,这都是赵国绝对不能失去的地方,邯郸是赵国现在的首都,而晋阳也曾经是赵国的首都!赵国君臣也没有因为三国派遣的军队过少而有丝毫的轻视,谁敢肯定,三国派出了一万军队,后面会不会接连派出更多军队接应呢?

  而对于应对三国的方式,赵国君臣也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在赵国众臣们看来,如今赵国在面临这种危局的情况下,应当重点防守首都邯郸,以免陷入两面作战被三国各个击破。

  赵国众臣大多数有这样的论调,这一是因为邯郸距离魏、齐两国实在是太近了!距离两国边境只有区区不到两百里,若是正常行军的话,不过数日大军即可兵临城下!

  而邯郸附近更是赵国农耕派势力的大本营,赵国最富裕的地方就是这里了。在赵国朝堂上最有影响力的人也大部分来自在这里,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自然会要求保卫首都了。在此时的天下,保卫一国首都这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这样的论调一下子就受到了以上将军肥义为首的“游牧派”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