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柳下惠
�说两句好话,大家多吹捧一下秦军。于是跟随而来的商人,都对公子华大为赞叹,对秦军大表忠心。
公子华一见他放开通道,就得到了商人们的称颂,心情瞬间好了许多。
公子华愿意这么做,可并不是他喜欢商人。事实上,身在一个厉行耕战、商人近乎断绝的国家,他对商人也是没有丝毫好感的。然而他愿意如此做,完全是得自他的兄长吩咐,让他好好改善秦国在列国间的印象!
“虎狼之国”的称呼如今已经传到了秦王的耳朵里,秦王也不愿自己背上一个“虎狼之君”的恶名。
随后他又问向在场的商人:“敢问各位,不知我军占领之处,可曾出现过什么贤人?”
在场的商人互相对视以后,其中一位曾经给秦军带路的商人站出来说道:“启禀将军,若要说此地曾出现过的贤人,则莫过于柳下惠了!”
公子华对此极感兴趣,他随即问道:“柳下惠有何事迹,可堪贤人?”
商人回答道:“柳下惠本来是两百多年前的鲁国贵族,曾任鲁国司寇。其人公正不阿,坚持以直道侍君,故而曾三次为官,又三次罢官。然而其人却始终宠辱不惊,随遇而安。
柳下惠侍奉的君主不贤,然而他却从不以侍奉坏君为耻,也不以自己官职低小而卑下。因为他一直在鲁国行正道,最后为鲁君罢官时,有人劝他离开鲁国,前往他国谋职。然而柳下惠却拒绝了,在他看来,如果以歪曲的心思,利用各种手段来取得地位,以获得功名富贵为目的,那他为何要离开父母之邦呢?他如果想上位,去迎合他人,在鲁国一样可以办到!又何必去往他国?只是他不愿意如此做罢了。
柳下惠的品德如此崇高,因而当他被遗弃时,他也从不怨恨;当他深陷穷困时,也从不忧愁。”
而另一个商人也跟着补充说道:“这位先生说得没错,柳下惠之贤,列国皆知!而这从他所做的事就可以知道了。
昔年,柳下惠曾经在冬日夜宿城门之下,见到一位无家可归的貌美女子,唯恐女子冻死,于是他让女子坐在他怀里,解开外衣将女子裹紧。两人同坐一夜,柳下惠也并没有趁机非礼女子!
如此坐怀不乱之行为,天下有何人能够做到?由此可知柳下惠乃是真正的正人君子矣!”
公子华听到在秦国之外还能有这样刚正不阿,坐怀不乱的人,也是颇为敬佩。
或许在后世,会有人讥讽柳下惠坐怀不乱,乃是假仁假义,或是性无能等等。然而在如今的年代,大家对于能够做到此种行为的人,都是无比佩服的!
公子华一见他放开通道,就得到了商人们的称颂,心情瞬间好了许多。
公子华愿意这么做,可并不是他喜欢商人。事实上,身在一个厉行耕战、商人近乎断绝的国家,他对商人也是没有丝毫好感的。然而他愿意如此做,完全是得自他的兄长吩咐,让他好好改善秦国在列国间的印象!
“虎狼之国”的称呼如今已经传到了秦王的耳朵里,秦王也不愿自己背上一个“虎狼之君”的恶名。
随后他又问向在场的商人:“敢问各位,不知我军占领之处,可曾出现过什么贤人?”
在场的商人互相对视以后,其中一位曾经给秦军带路的商人站出来说道:“启禀将军,若要说此地曾出现过的贤人,则莫过于柳下惠了!”
公子华对此极感兴趣,他随即问道:“柳下惠有何事迹,可堪贤人?”
商人回答道:“柳下惠本来是两百多年前的鲁国贵族,曾任鲁国司寇。其人公正不阿,坚持以直道侍君,故而曾三次为官,又三次罢官。然而其人却始终宠辱不惊,随遇而安。
柳下惠侍奉的君主不贤,然而他却从不以侍奉坏君为耻,也不以自己官职低小而卑下。因为他一直在鲁国行正道,最后为鲁君罢官时,有人劝他离开鲁国,前往他国谋职。然而柳下惠却拒绝了,在他看来,如果以歪曲的心思,利用各种手段来取得地位,以获得功名富贵为目的,那他为何要离开父母之邦呢?他如果想上位,去迎合他人,在鲁国一样可以办到!又何必去往他国?只是他不愿意如此做罢了。
柳下惠的品德如此崇高,因而当他被遗弃时,他也从不怨恨;当他深陷穷困时,也从不忧愁。”
而另一个商人也跟着补充说道:“这位先生说得没错,柳下惠之贤,列国皆知!而这从他所做的事就可以知道了。
昔年,柳下惠曾经在冬日夜宿城门之下,见到一位无家可归的貌美女子,唯恐女子冻死,于是他让女子坐在他怀里,解开外衣将女子裹紧。两人同坐一夜,柳下惠也并没有趁机非礼女子!
如此坐怀不乱之行为,天下有何人能够做到?由此可知柳下惠乃是真正的正人君子矣!”
公子华听到在秦国之外还能有这样刚正不阿,坐怀不乱的人,也是颇为敬佩。
或许在后世,会有人讥讽柳下惠坐怀不乱,乃是假仁假义,或是性无能等等。然而在如今的年代,大家对于能够做到此种行为的人,都是无比佩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