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交锋
��,派他戒备盗贼,结果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这些人都可以光照千里,而大王不过只有三辆光耀尺寸之地的马车,大王又如何敢称魏国多宝呢?”

  一时间在场诸人都被齐王的话语所震撼了。是啊,天下列国间,死的宝物又哪能够及得上活生生的人才呢?随后满场都是对齐王话语的认同之声和交好之声,尤其是那些跟随各小国国君参与相王之会的游士,齐王所说的话简直就是这些郁郁不得志的人们最好的鼓励。

  惠施看到如此场景,当然不愿见到魏王吃瘪。他站出来说道:“齐王把人才比作宝贝固然令人惊叹,然而我王所说的宝更多的是指国家之财富。齐国纵然能在战场上胜我魏国,然而齐国之国土不及我魏国,齐国之财富亦同样不及我魏国,以此做口舌之争又有何用?”

  齐王听到惠施所说的话也是默然,说起来,惠施所说的话确实没错。魏国不愧是老牌的大国,其国家的国力总体也还是要强过齐国的。但它也不愿意在这种公共场合被魏国所压,于是他索性闭口不言。

  这时站在齐王身边的匡章见到惠施发言,不乐意了。他走上前向惠施施了一礼,随后发问道:“惠相,在下乃齐国匡章。我听说,您的学说奉行“去尊”,然而您现在却尊齐王为王。您作为天下名士,为什么你的言行却如此矛盾呢?”

  在场诸人也是小声议论,其实大家心中也对此有疑问,难道身为名家大师,竟然是一个言行不一的小人?

  惠施也是听说过匡章的,知道他是孟子的学生。眼见他竟然不正面回答自己的问题,反而攻击起了他的人品,他也不气愤,反而从容回答道:“假如有这样一个人,迫不得已,一定得击打自己的爱子之头,而爱子之头又可以用石头代替——”

  匡章接过来说:“您是拿石头代替呢,还是不这样做呢?”匡章知道这是惠施在讽刺自己的身世。他曾经顶撞过他的父亲,随后就被他的父亲扫地出门了,一直流落到近日才被齐王所用。

  惠施说道:“我是要拿石头来代替爱子之头的。爱子之头是重要的,石头是轻贱的,击打轻贱之物使重要之物避免受害,为什么不可以呢?”

  匡章默然,随机他又问道问:“齐王用兵不休,攻战不止,是什么缘故呢?”匡章这是在说齐国两次与魏国的战争都是魏国先挑起的,想知道魏国对此做何解释。

  惠施说道:“因为这样做功效大的话可以称王天下,次一等也可以称霸诸侯。现在可以用尊齐王为王的方法使齐王罢兵,使百姓得以寿终,免于死亡,这正是用石头代替受子之头啊!为什么不去做呢?”惠施丝毫不提魏国对赵国和韩国的两次进攻,仿佛只是简单的回答匡章关于齐国征战不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