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外交
其实也是有外交的,而且其外交能发挥出极大的作用,就看会不会把握外交的这个度了。就在后世中国人声称“弱国无外交”的20世纪前期,当时的东亚就号称有三个主权国家:一个是太大的中国,一个是太狠的日本,最后一个则是太“聪明”的泰国。

  在当年差不多整个东南亚都沦为殖民地的情况下,小小泰国能够保持独立,不得不说这绝对是一个奇迹。由于其身处中南半岛的英国殖民地缅甸和法国殖民地越南之间,其国很好的游说了英法两国,让英法两国将此国作为缓冲带,从而保持了国家的独立。到了二战爆发时,小日本也盯上了这个亚洲的主权国家,泰国也聪明,说只要你不灭我国,其他一切都好说。看到泰国这么客气,小日本反倒不好意思了。于是怂恿泰国攻打柬埔寨,虽然泰国弱鸡连法国在海外的殖民地都打不赢,进攻柬埔寨,其海军舰船损失四分之一,然而背靠轴心国,其虽然败了,却依然逼得维希法国归还了曾经侵占的泰国领土。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泰国和小日本签订了同盟协定,加入了轴心国,并且向英美宣战。然而此国在美国的外交官却宣布与泰国政府断绝关系,宣称其国内的政府无效,并且成立“自由泰国”。到了二战结束时,日本宣布投降,泰国立即站出来说:我们当年的宣战是无效的。在“自由泰国”组织这群外交官的努力下,外加各种地缘和利益的考量,美帝也认可了这个神说法。到了最后,此国虽然名义上是战败国,最后竟然享有战胜国都没有的待遇:从小日本那里捞到了120亿日元的战争赔款。

  这就是外交的重大作用,用得好甚至比用兵更有用。孙子兵法有云: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在战场上也只有奇正两种战势,论起战争的方式也只有进攻与防守两种,然而战争的变化却无穷无尽,古往今来多少名将想彻底掌握战争的规律而不可得。外交的变化比起战争又更多了,这也是一种变化无穷无尽的学问。后世中国人常说“弱国无外交”,这句话说起来其实很可悲。因为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强者,都是四方蛮夷向我们下跪称臣。而在20世纪的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利益被列强们肆意分割,当做筹码随便交易,在强者思维占据主导的中国,这当然是无法忍受的。于是才有了“弱国无外交”,这种烙印深深的印在中国人心里。这其实就涉及到了外交的最本质的东西了,那就是实力。

  所有的外交全部都是需要实力的,没有实力又想做到强者才能做到的事情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戴言当然深深的知道这一点,在他看来,一个国家能发挥的实力不止有军事上的力量,还有经济和文化的力量。当然在这个时代,除了几百年前管仲用“轻重之法”这种经济手段教训了齐国的敌人以外,还没有人懂得经济力量的强大。在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胡虏无百年之运”,也没有异族皇帝发出“不知汉民难治”的言论时,也没有人能够认识到文化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戴言作为穿越者,毕竟是有后世的种种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