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远道而来的贵客
�四岁的小屁孩,虽然勉强算作成年,但骑马这种事情还真没做过。孙珪便将他放在自己的马上,驰骋原野。

  第一次骑马的快感自然不必多说,刘夷希在马匹上感受着阵阵凉风拍打在脸上,连眼睛都睁不开。不过刘夷希依然很激动,虽然连话都没有说一句,但孙珪能够明显感受到他那颗跃动的心。

  不过刘夷希高兴,自然有人会不高兴了。这一万人马毕竟是董胤的部队,要服气最多只服气董胤,如何能够忍受孙珪踩在自己的脑袋上?

  更何况这个不过二十来岁的小子还带着一个更小的小屁孩!

  这人莫非把战争当作儿戏吗?

  那些士兵倒好,他们只听从命令便可;但那些常年在董胤手下做事的将官如何能忍?虽然在凉州多年算不得战功卓著,但怎么也轮不到让孙珪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兔崽子带兵吧!

  但他们不敢反抗,只是无奈于董胤将“剿贼”一剑交给了孙珪。

  出征之前,便是有些不长眼的跑出来,当众反抗孙珪领兵,甚至嚷嚷着自己带兵这种嚣张的话;结果不言而喻,被孙珪直接一剑斩下头颅。“剿贼”一剑,完全有斩杀他们的权力。

  再多的不满,也只能往肚子里咽。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圣武帝留下的九柄代表各种权利的剑,在董胤手里,就像是街边的大白菜一般,随拿随放。

  这可是当朝皇帝都不敢做的事情。

  孙珪眼睛微眯,似是风沙进了眼睛,又似是在思考着什么;忽然,他朝着身后大叫了一声:“停!”

  骑兵可不像步兵,叫停就直接停了;这一万人的铁蹄奔腾,根本听不见孙珪的声音。

  在这狭窄的官道上,孙珪渐渐放慢自己马匹的脚步,让自己身后的人也逐渐放慢,随即将马匹缓缓停下,才不会造成后面那一万人追尾的情况。

  也不知道万马追尾的景象是什么模样。

  如此十万火急的时刻,如何突然停止行军?正当所有人一脸茫然的时候,前方突然窜出来了一队军马;所有人神经都绷紧了,深怕是敌军的埋伏。

  见自己身后的士兵一副准备迎敌的模样,孙珪笑了笑,示意他们放下武器,说道:“无妨,无妨;颍川未破,应当是自家部队。”

  那支部队越来越近,为首之人终于是能看见模样了。只见他身着明光铠,背一把神臂弓;宽颜巨目,浓眉厚唇,生得一络腮胡,看上去极为粗犷。他领着几百人马,走近孙珪,朝着他行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