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何谓求慈悲?
  洛阳作为大夏之门,不仅是道路要冲,经济命脉,同时也是宗教中心。目前传入大夏的外教仅有佛教,而儒家、道教则是本土宗门。

  但儒家道教虽是本土宗门,却是十分低调。据统计,洛阳有儒家孔庙三座,道教道观五座;而佛教的寺庙,却是多达一百零八座!

  有诗云:北门幽歌颂儒道,城中几家谁知晓?佛门一语无心言,百家子弟讴经谣。说的便是这般景象。

  大夏以儒治国,以道立国,但是在宗教上却是佛教的压制性传播,何其憾哉!

  不过,这其中也许是佛教的教义更能让百姓接受吧。

  孙珪领着刘夷希来到一座寺庙前,硕大的乌木牌匾上写着“谛真寺”三个大字。这三个字似是写的隶书,却是极丑,但没人敢去换牌匾。

  送这幅牌匾的,乃是大夏最伟大的皇帝之一,造就了一方盛世的大帝——世文帝。

  这座寺庙,乃是全洛阳最大的寺庙。它不像那些小寺庙坐落在洛阳周遭的山上江边,也不像很多大寺庙坐落在道路一边;从寺庙大门出去,右转,就能看见全国最豪华的建筑物。

  得宠如此,难免它是全城最大的寺庙了。

  孙珪领着刘夷希走到这谛真寺面前,看着这雄伟的寺庙,从外面都能看见里面烟袅袅升天,叹道:“虽说已经过去了好几天了,但如今来为那八十个亡灵祷告,也算不得太迟。”

  孙珪眼芒一变,声调中略带感伤地说道:“先生仙逝,我等做学生的今日来寺庙之中祭祀一番,也不失礼数。”

  但孙珪只是自己说,刘夷希却并没有搭理他。好不容易才从先生的死缓过劲来,没过一会儿就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了;不仅如此,刘夷希同时还知道杀害先生和杀害自己家人的凶手是同一个人,心中如何不抑郁?

  他现在真的只想静静,干嘛拉他来这里?

  “先生一生尊道贬佛,若是让他知道你们来寺庙为他超度,怕是会气的活了过来!”

  一道声音从二人身后传来,二人朝声音处望去,只见一人细眼长眉,须髯似虎;步有雷霆之势,气有山河之壮,原来是夏孟。

  孙珪眼神一变,袖中右手突然出击;健硕的拳头发出红色光芒,似乎蕴含着强大的力量。这拳头没有丝毫的掩饰,就这么朝夏孟脸上砸去。

  夏孟丝毫没有反应过来,只能慌忙应战;但那拳头只怕威力不小,若是这般硬接,自己也少不得伤筋断骨的。

  夏孟知道孙珪是在考验他,又有赶忙结印;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