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千里道门何处寻
  自东海西去千里,见丛林生野,三江汇流。有一巨石,横生水边,篆刻行书,上写:三江会洛,九州奉都;船眺礼水,直下东洲。川峦封国,万户清江;渔鲤甚美,商务通襄。百姓知足,帝宫未央;物廉产丰,雨足旱稀。列国朝服,寸土封疆;时称乾元,万世治邦。

  曾有多位古人远赴洛阳,只为一睹巨城之荣耀,作诗赋情。洛阳,四面环山,三江汇流,沃土百里,缺旱足雨,是不可多得的农贸大城;陆路与水路的通畅,又使得其成为商业重镇。同时,洛阳又是大夏国儒家、道家、佛家的宗教中心,三江分别称为礼水、道川、谛江,于洛阳之西一林中交汇。

  刘夷希坐在马车内,偶尔撩开窗口的帷幕,偷偷窥探窗外繁华若锦。或见渔人争街叫卖;或见一群人围着观摩着什么。帝都繁华,人民安乐,这般景象在刘夷希八岁的脑海里映现,不免心中一番感慨。

  之前想用化妆术欺骗老管家的方法自然没能奏效,就算他再老眼昏花,也不至于连两个小犊子都分不清楚。

  但管家老李依然同意了刘夷希的请求,当然这是瞒着张先的;他也觉得二人这般安排甚不合理,若是耽误了小孩的前程,该如何是好?

  老李在马车前驾马找路,听见车厢中时不时出现的惊疑声,干瘪的嘴巴露出了笑意。他挥鞭拍打着马匹,嘴中感慨道:“上次带你出来,都是你三岁的事情了;也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到,毕竟老爷很限制你出门啊。”

  刘夷希闻言,原本惊疑的声音也没有了,偷跑出来感觉畅快的心情也化作尘烟;幼小的心中仿佛是多了一个难以抹去的石块,闹腾的车厢渐渐回归了平静。

  在刘夷希的印象中,他完全上是被软禁在张府之中的。张府那近一丈的高墙,完全阻碍了他想爬上去观看外界的欲望。即使偶尔起意想偷偷溜出门,也会被眼尖的仆人所阻拦,过得好似井底之蛙一般。

  “毕竟三岁你还不记事,那次我偷偷带你和少奶奶出来逛灯会,你小子坐在我肩膀上,好不折腾!”老李以为刘夷希是在努力想起三岁时候的事情,微微笑了起来,似乎还是很回味那时的时光的,完全没想到刘夷希是在郁闷自己的境况,接着说道:“如果不是那天路上撞到了老爷,说不定我还不会被骂呢!”

  刘夷希并未想起那么久远的事情,但他知道,因为带自己出门的缘故,这个和蔼可亲的老人被张先痛骂了一顿。想到这里,六艺心里面不免有一丝惭愧之意,小声地说道:“老李叔,对不起……”

  虽然声音很小,但车外的老李还是听见了。他握着马鞭的手微微顿了顿,摇了摇头,似是在反驳刘夷希的观点。见马匹慢慢降低了速度,又重新挥舞起了鞭子,沉声说道:“夷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