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莅临洛阳
��且先放弃,先把洛阳周边郡县拿下,等站稳脚跟后,再图谋他处。”

  “属下明白。”

  “殿下,原中原晋军如何处置?是放他们回江东?还是就地安置?”

  淝水大战后,南朝收复了黄河以南,为了看护中原,朝廷在洛阳、虎牢等地屯有重兵。

  这些士兵大部分为江东本地人或南迁流民出身,其家室压根儿不在中原。

  如今河西入主中原,这数万晋军去留又成了问题。

  崔浩认为当给予一定安家费,将其悉数遣返,以期尽快解决中原军事力量。

  但此建议被卫朔否决了,这些人中大部分为南迁流民,其中一部分还是中原本地人。

  将众人遣返江东,先不说花费多少,这明显是在加强江东实力,卫朔哪有那么傻?

  况且,这不是一两千人,而是数万人,若加上各人家室,足足有十数万之多。

  原本历经百十年战乱,潼关以东中原诸郡早已十室九空。

  这些人正是最好的劳动力,为何不能将其留下重建中原?

  但崔浩理由也很充分,古人乡土情结很深,战乱结束后都希望返回家乡。

  如果河西强行将他们安置在中原,很有可能引发乱子。

  “如今中原疲敝、人烟稀少,正需人口来充实各地。”

  “这数万人虽然杯水车薪,但有总比没有强吧?”

  “安置这些人并不难,关键是怎样留住众人的心?”崔浩皱眉道。

  “亚圣孟子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卫朔没有直接回答崔浩,而是背了几句孟子明言。

  按照孟子的意思,是说普通老百姓给他能够长期占有的财产。

  他们就能够安下心,不闹事,踏踏实实过小日子。

  否则就会觉得朝不保夕,只图眼前利益,不想将来,从而无所不为。

  崔浩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即明白了雍王话中深意。

  所谓‘恒产’在古代还有比土地更让人安心吗?

  在眼前这个年代,土地就是最大财富。

  如果能给这些晋军将士每人一块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