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游说桓玄
尉立下不世之勋,从而挽回民望,何乐而不为?”
不得不说,崔宏提议让桓玄心动了。
桓玄一向以其父为楷模,处处效仿桓温,甚至把推翻晋室也当成其父未竟事业。
而桓温为何被人称道?哪怕其父曾有僭越之举,南朝上下也不敢在桓温死后清算桓家。
除了桓家的确势力庞大外,归根结底还不是因桓温生前为南朝立下赫赫功勋?!
除了攻灭成汉为朝廷开疆拓土外,桓温曾数次组织北伐,打出了南朝声威。
当然了,若是崔宏撺掇桓玄去打魏国,那桓玄说不定会打退堂鼓。
可北伐南燕,却不得不让桓玄眼前一亮。
正如崔宏所言,南燕实力弱小,绝对挡不住南朝倾力一击。
若能顺利灭了南燕、立下灭国殊勋,不说已追上桓温功绩,起码桓玄觉得自个有资格与其父比肩。
除此之外,北伐在南朝一向有着特殊意义。
自从永嘉年间,五胡乱华后,出师北伐、驱逐胡虏便成为晋室最正确不过的大义所在。
哪怕一次次北伐失利,也挡不住豪杰之士北伐雄心。
可以这么说,凡在江东挂上号的大人物,几乎都与北伐有不小关联。
从早期祖逖、庾亮,到桓温、殷浩,再到谢安、谢玄,这些人哪个不是名震一方的大豪杰?
只要北伐取得功勋,南阳那点儿损失确实完全可忽略不计。
更何况,桓玄也是野心的,一心想篡夺晋室江山。
可谋朝篡位不能光靠嘴说,你得有拿得出手的功绩。
哪怕以魏武之尊都不敢冒然行擅立之举,更何况桓玄这个不过借了父辈余荫的世家子弟?
不然,仓促行事只会像袁术那样落个众叛亲离。
因此,桓玄对于北伐建功立业有着无比渴望。
不理会桓玄如何心思乱转,崔宏继续鼓动三寸不烂之舌。
“若太尉愿出兵北伐,河西将助您一臂之力。”
“助本公一臂之力?怎么个助法?总不会只给一些军械、粮草吧?”
面对桓玄质问,崔宏耸耸肩道:“若太尉有需,不管是粮草军械,还是其他方面,河西都愿鼎力支持。”
桓玄眼睛微眯,冷哼一声�
不得不说,崔宏提议让桓玄心动了。
桓玄一向以其父为楷模,处处效仿桓温,甚至把推翻晋室也当成其父未竟事业。
而桓温为何被人称道?哪怕其父曾有僭越之举,南朝上下也不敢在桓温死后清算桓家。
除了桓家的确势力庞大外,归根结底还不是因桓温生前为南朝立下赫赫功勋?!
除了攻灭成汉为朝廷开疆拓土外,桓温曾数次组织北伐,打出了南朝声威。
当然了,若是崔宏撺掇桓玄去打魏国,那桓玄说不定会打退堂鼓。
可北伐南燕,却不得不让桓玄眼前一亮。
正如崔宏所言,南燕实力弱小,绝对挡不住南朝倾力一击。
若能顺利灭了南燕、立下灭国殊勋,不说已追上桓温功绩,起码桓玄觉得自个有资格与其父比肩。
除此之外,北伐在南朝一向有着特殊意义。
自从永嘉年间,五胡乱华后,出师北伐、驱逐胡虏便成为晋室最正确不过的大义所在。
哪怕一次次北伐失利,也挡不住豪杰之士北伐雄心。
可以这么说,凡在江东挂上号的大人物,几乎都与北伐有不小关联。
从早期祖逖、庾亮,到桓温、殷浩,再到谢安、谢玄,这些人哪个不是名震一方的大豪杰?
只要北伐取得功勋,南阳那点儿损失确实完全可忽略不计。
更何况,桓玄也是野心的,一心想篡夺晋室江山。
可谋朝篡位不能光靠嘴说,你得有拿得出手的功绩。
哪怕以魏武之尊都不敢冒然行擅立之举,更何况桓玄这个不过借了父辈余荫的世家子弟?
不然,仓促行事只会像袁术那样落个众叛亲离。
因此,桓玄对于北伐建功立业有着无比渴望。
不理会桓玄如何心思乱转,崔宏继续鼓动三寸不烂之舌。
“若太尉愿出兵北伐,河西将助您一臂之力。”
“助本公一臂之力?怎么个助法?总不会只给一些军械、粮草吧?”
面对桓玄质问,崔宏耸耸肩道:“若太尉有需,不管是粮草军械,还是其他方面,河西都愿鼎力支持。”
桓玄眼睛微眯,冷哼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