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大战余波(下)
�起来。
他了解卞范之才干,对方既然这样说,那肯定是心中已有了对策。
“既然长史看不起赫赫有名的刘裕,自然肯定有看不起他的道理。”
他满脸期望地看向卞范之道:“敢请长史不吝赐教。”
范之眯着一双绿豆似的小眼睛,仿佛蕴藏着无穷的智慧。
“表面上看,刘裕与司马道子合穿一条裤子,其实他们是面和心不和。”
“刘裕本是先帝心腹,又野心勃勃,岂会跟司马道子同流合污?”
“而司马道子肯用刘裕,那是因为刘牢之战死后,北府兵群龙无首,朝廷不得不让刘裕出马。”
“只要南郡公善加利用他们之间矛盾,进行分化瓦解,刘裕一定不会为司马道子效力。”
桓玄微微颔首,越琢磨越觉得卞范之所言有理。
他高兴地击节赞道:“长史果然智谋深远,一语中的。”
“他日主公若要起兵近逼京畿,只需将矛头对准司马道子。”
“彼时刘裕身陷东南,又见事不关己,很有可能袖手旁观,如此则大事必成。”
“只要顺利击败司马道子,日后刘裕纵有想法,也无能为力。”
“到那时还有谁能阻止明公伸志于四海?”
一席话说得桓玄神采飞扬,他兴奋地差点蹦起来。
桓玄亲切地拍着范之的肩膀头,乐呵呵地说:“若日后大事功成,卿当为首功。”
……
六月初,当邺城之战消息传开后,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
先是胡虏一方士气大跌,原本司州某些郡县还在坚守的城池,纷纷向河西投诚。
很快原燕国治下地盘,除了赵郡被魏国夺走外,其余郡县悉数归属河西。
如此一来,大河以北八郡之地、大半个司州尽归河西。
刚刚抵达长安不久的宋繇、崔浩等人,纷纷请立司州刺史府、都督府。
“尔等有推荐人选吗?”
“上党太守李先如何?”
“此人原是慕容永谋主,投靠河西以来兢兢业业,并屡立功劳。”
“嗯,容仁能文能武,倒挺适合司州这种四战之地。”
�
他了解卞范之才干,对方既然这样说,那肯定是心中已有了对策。
“既然长史看不起赫赫有名的刘裕,自然肯定有看不起他的道理。”
他满脸期望地看向卞范之道:“敢请长史不吝赐教。”
范之眯着一双绿豆似的小眼睛,仿佛蕴藏着无穷的智慧。
“表面上看,刘裕与司马道子合穿一条裤子,其实他们是面和心不和。”
“刘裕本是先帝心腹,又野心勃勃,岂会跟司马道子同流合污?”
“而司马道子肯用刘裕,那是因为刘牢之战死后,北府兵群龙无首,朝廷不得不让刘裕出马。”
“只要南郡公善加利用他们之间矛盾,进行分化瓦解,刘裕一定不会为司马道子效力。”
桓玄微微颔首,越琢磨越觉得卞范之所言有理。
他高兴地击节赞道:“长史果然智谋深远,一语中的。”
“他日主公若要起兵近逼京畿,只需将矛头对准司马道子。”
“彼时刘裕身陷东南,又见事不关己,很有可能袖手旁观,如此则大事必成。”
“只要顺利击败司马道子,日后刘裕纵有想法,也无能为力。”
“到那时还有谁能阻止明公伸志于四海?”
一席话说得桓玄神采飞扬,他兴奋地差点蹦起来。
桓玄亲切地拍着范之的肩膀头,乐呵呵地说:“若日后大事功成,卿当为首功。”
……
六月初,当邺城之战消息传开后,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
先是胡虏一方士气大跌,原本司州某些郡县还在坚守的城池,纷纷向河西投诚。
很快原燕国治下地盘,除了赵郡被魏国夺走外,其余郡县悉数归属河西。
如此一来,大河以北八郡之地、大半个司州尽归河西。
刚刚抵达长安不久的宋繇、崔浩等人,纷纷请立司州刺史府、都督府。
“尔等有推荐人选吗?”
“上党太守李先如何?”
“此人原是慕容永谋主,投靠河西以来兢兢业业,并屡立功劳。”
“嗯,容仁能文能武,倒挺适合司州这种四战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