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江东初乱
和,如今他已经把持了朝廷大权,又与堂弟王绪互为表里。”
“日后假若王国宝想谋害什么人,恐怕也没有做不成的。”
“王将军乃天子舅舅,向为朝野所重,王国宝即使有心,恐也不敢立即对其动手。”
“反倒是使君,您根基薄弱,又不幸遭遇武关大败,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若在下所料不错,用不了多久,王国宝将极有可能拿使君开刀。”
“而明公先前只是被先帝越级提拔,才有幸成为一方大员。”
“朝野上下全都认为使君虽有才能,却不适合担任方镇大员。”
“万一王国宝以朝廷名义下诏,征召使君出任朝廷官职,再以殷顗为荆州刺史,那使君将如何自处呢?”
当惯了土霸王,即便这个土霸王不怎么名副其实,可殷仲堪依然不舍得进京受罪
他听了桓玄的话,不由忧心忡忡道:“我也一直为此担忧,不知南郡公可有对策?”
“眼下前将军王恭疾恶如仇,相约使君一同起兵,以肃清朝堂中奸臣。”
“明公不要拒绝,而应即刻修书推王恭为盟主。”
“王国宝乃奸邪之辈,天下人所共知。”
“一旦起事,必将引来四方响应。”
“只要诛杀了王国宝,不仅将祸患扼杀于摇篮之中,还将立下齐桓晋文那样的功业。”
桓玄处心积虑撺掇殷仲堪附和王恭,自然是不怀好意。
眼下桓玄实力已够,可缺少大义名分,他急需通过大事件来让自己站到台面上来。
鉴于荆州军实力大损,若殷仲堪参与清君侧行动,势必要依仗桓玄。
如此一来,桓玄不仅可进一步扩大个人影响力,还将有可能借机左右逢源。
在桓玄不断蛊惑下,殷仲堪对清君侧一事不由心动起来。
不过,在征询部下意见时,却遭堂兄殷顗激烈反对。
殷顗对殷仲堪还是有一定影响力,而听了堂兄劝谏后,殷仲堪又变得忧疑不定起来。
后来,殷仲堪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他先表面上答应了王恭请求,可暗中却按兵不动。
原来殷仲堪认为,一旦王恭起事,京口距离建康仅仅二百多里,而荆州与建康遥�
“日后假若王国宝想谋害什么人,恐怕也没有做不成的。”
“王将军乃天子舅舅,向为朝野所重,王国宝即使有心,恐也不敢立即对其动手。”
“反倒是使君,您根基薄弱,又不幸遭遇武关大败,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若在下所料不错,用不了多久,王国宝将极有可能拿使君开刀。”
“而明公先前只是被先帝越级提拔,才有幸成为一方大员。”
“朝野上下全都认为使君虽有才能,却不适合担任方镇大员。”
“万一王国宝以朝廷名义下诏,征召使君出任朝廷官职,再以殷顗为荆州刺史,那使君将如何自处呢?”
当惯了土霸王,即便这个土霸王不怎么名副其实,可殷仲堪依然不舍得进京受罪
他听了桓玄的话,不由忧心忡忡道:“我也一直为此担忧,不知南郡公可有对策?”
“眼下前将军王恭疾恶如仇,相约使君一同起兵,以肃清朝堂中奸臣。”
“明公不要拒绝,而应即刻修书推王恭为盟主。”
“王国宝乃奸邪之辈,天下人所共知。”
“一旦起事,必将引来四方响应。”
“只要诛杀了王国宝,不仅将祸患扼杀于摇篮之中,还将立下齐桓晋文那样的功业。”
桓玄处心积虑撺掇殷仲堪附和王恭,自然是不怀好意。
眼下桓玄实力已够,可缺少大义名分,他急需通过大事件来让自己站到台面上来。
鉴于荆州军实力大损,若殷仲堪参与清君侧行动,势必要依仗桓玄。
如此一来,桓玄不仅可进一步扩大个人影响力,还将有可能借机左右逢源。
在桓玄不断蛊惑下,殷仲堪对清君侧一事不由心动起来。
不过,在征询部下意见时,却遭堂兄殷顗激烈反对。
殷顗对殷仲堪还是有一定影响力,而听了堂兄劝谏后,殷仲堪又变得忧疑不定起来。
后来,殷仲堪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他先表面上答应了王恭请求,可暗中却按兵不动。
原来殷仲堪认为,一旦王恭起事,京口距离建康仅仅二百多里,而荆州与建康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