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改变策略
br />
“先不说阳曲郭氏,单说太原王氏,目下正值鼎盛之际。”
“王恭、王国宝等一干王氏子弟,各个位居高位,他们在南朝待得好好的,怎么可能北上投靠河西?”
“哈哈哈,主公有所不知,您刚刚所言乃晋阳王氏与太原王氏还有些不一样。”
“如何不一样?”
“准确来说太原王氏指的是晋阳王氏、祁县王氏两支王氏家族。”
“这两大家族谁强盛谁便是太原王氏代表,两家为争夺领导权已相互争斗了百十年。”
“晋阳王氏与祁县王氏均开基于东汉末年,祁县王氏开基人是著名的司徒王允。”
“晋阳王氏则是王泽(王昶、王浑、王述、王坦之、王国宝先人)、王柔(王沈、王浚、王佑、王恭先人)兄弟。”
“两支王氏一般笼统的称为太原王氏,但有无血缘关系已不可知,且两支从曹魏起便分属两大利益集团。”
“而这也造成两家在魏晋之交有了不同结局,其中王浑作为晋阳王氏代表,他支持司马家篡夺曹魏江山,从而一举成为西晋开国功臣。”
“相反,祁县王氏代表王凌则因反抗司马家篡权而被夷灭三族。”
“自此之后,祁县王氏默默无闻,而晋阳王氏则愈发兴旺,到如今已成为南朝最有权势的世家大族。”
“伯渊,你刚刚说王凌被灭三族,那岂不是说祁县王氏早已断了传承?又如何充当河西门面呢?”
“确如主公所言,祁县王氏嫡系子弟早已不存在,可是还有许多旁支在。”
“只要主公肯大力支持,管他是嫡系还是旁支,必可令祁县王氏重新崛起。”
“到时有了祁县王氏这等顶级豪门为主公摇旗呐喊,还怕其他世家不主动投靠过来?”
“另外,臣之所以建议扶持祁县王氏,那是以为在主公麾下正好有一人出身祁县。”
“谁?仲德么?”
“正是!”
“王仲德乃祁县王氏旁支子弟,当年他起兵对抗慕容垂不幸失败,今其衣锦归来不正好重振祁县王氏?”
“嗯,伯渊所言甚是有理,不过此事需要从长计议。”
不得不说,崔浩的提议让卫朔有点儿心动。
太原王氏乃天下数一数二的顶级豪门,从影响力上来说完全不输给琅琊王�
“王恭、王国宝等一干王氏子弟,各个位居高位,他们在南朝待得好好的,怎么可能北上投靠河西?”
“哈哈哈,主公有所不知,您刚刚所言乃晋阳王氏与太原王氏还有些不一样。”
“如何不一样?”
“准确来说太原王氏指的是晋阳王氏、祁县王氏两支王氏家族。”
“这两大家族谁强盛谁便是太原王氏代表,两家为争夺领导权已相互争斗了百十年。”
“晋阳王氏与祁县王氏均开基于东汉末年,祁县王氏开基人是著名的司徒王允。”
“晋阳王氏则是王泽(王昶、王浑、王述、王坦之、王国宝先人)、王柔(王沈、王浚、王佑、王恭先人)兄弟。”
“两支王氏一般笼统的称为太原王氏,但有无血缘关系已不可知,且两支从曹魏起便分属两大利益集团。”
“而这也造成两家在魏晋之交有了不同结局,其中王浑作为晋阳王氏代表,他支持司马家篡夺曹魏江山,从而一举成为西晋开国功臣。”
“相反,祁县王氏代表王凌则因反抗司马家篡权而被夷灭三族。”
“自此之后,祁县王氏默默无闻,而晋阳王氏则愈发兴旺,到如今已成为南朝最有权势的世家大族。”
“伯渊,你刚刚说王凌被灭三族,那岂不是说祁县王氏早已断了传承?又如何充当河西门面呢?”
“确如主公所言,祁县王氏嫡系子弟早已不存在,可是还有许多旁支在。”
“只要主公肯大力支持,管他是嫡系还是旁支,必可令祁县王氏重新崛起。”
“到时有了祁县王氏这等顶级豪门为主公摇旗呐喊,还怕其他世家不主动投靠过来?”
“另外,臣之所以建议扶持祁县王氏,那是以为在主公麾下正好有一人出身祁县。”
“谁?仲德么?”
“正是!”
“王仲德乃祁县王氏旁支子弟,当年他起兵对抗慕容垂不幸失败,今其衣锦归来不正好重振祁县王氏?”
“嗯,伯渊所言甚是有理,不过此事需要从长计议。”
不得不说,崔浩的提议让卫朔有点儿心动。
太原王氏乃天下数一数二的顶级豪门,从影响力上来说完全不输给琅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