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暗中和解
��理由也有不少。

  其一、无非是魏燕有嫌隙,假若派一舌辩之士前往中山,未必不能说服慕容垂联合出兵北魏。

  其二、北魏显然比后燕有威胁,此时联合后燕一举灭之,将大大减少将来河西统一天下的难度。

  其三、北魏与河西相邻,大军过了黄河、九原就是一马平川的前套平原,比起表里山河的三晋要平坦许多。

  然此建议却最终被卫朔否决,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他更了解慕容垂,历史上慕容垂从来没想过覆灭北魏。

  即使是双方撕破脸皮,也是拓跋珪一不做二不休,不断派兵袭扰燕国边境,侵逼那些降附后燕的部落。

  最后气得慕容垂没办法,才不得不派太子慕容宝、辽西王慕容农、赵王慕容麟率八万精兵自五原大率伐魏,也才有了后来的参合陂之败。

  直到参合陂大败,慕容垂才真正意识到拓跋珪威胁,可那时他的身体已不允许其再远征,结果最后一仗病死在途中。

  卫朔十分担心将来与后燕结盟后,慕容垂被拓跋珪一忽悠,中途变卦,那可就把河西坑惨啦。

  既然与后燕结盟无从保证,还不如选择更务实的拓跋珪。

  虽然此举有壮大敌人之意,却也因此打破了秦魏对河西的封锁,有利于河西下一步东入关中。

  只要顺利拿下三晋、关中,将来河西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不过这些张兖并不清楚,眼下他满脑子都是河西与后燕结盟后,北魏遭遇两面夹击的惨景。

  “大都护,看似与后燕结盟对河西最有利,其实不然。”

  “愿闻长史高论。”

  “大都护远在西北,或许不清楚后燕实情。”

  “后燕看似强大,实则已是外强中干……”

  “停停停,长史大人,你不能老是说这些没用的,你得拿出点干货来。”

  “干货?何为干货?”

  “朔听说燕皇为了惩罚魏王,曾向贵国索要三万匹战马,魏王也因此与燕决裂,不知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

  “窃以为燕皇太贪了,哪能一下要三万匹战马!朔不要多,只要一万匹好马就行。”

  “大都护此言何意啊?”张兖不明所以。

  “哈哈哈,长史大人难得还不明白吗?”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