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局势大变
�程中,他对战术之应用已达于巅峰,完美体现出兵家精髓,即“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为了调动西燕大军,慕容垂运用一次军事史上极其罕见的,进攻方以静制动大败防卸方之战术。

  因为慕容永也是身经百战的宿将,水平非翟钊可比,所以慕容垂对付他的手段,也与对付翟钊大不相同。

  战事当中,他不断制造和散播惑敌情报,在实际行动上则有意与给西燕掌握的情报拉开距离,多方误导慕容永。

  最终使得多疑的慕容永对后燕军行动出现误判,让开了最关键的滏口陉,并徒劳地南来北往奔跑了数百里。

  使本该以逸待劳的西燕守军变成了以劳击逸,完全丧失主动权。

  至于进攻台壁,调敌入瓮,略施小计,伏击慕容永,那是因为慕容永已身不由已,不得不打那一场必败的仗。

  假若不是北魏铁骑参战,哪怕有王镇恶以及一万河西军在,也挽救不了西燕灭亡命运。

  以至于战后,当河西众将在沙盘上重演此战时,无不震惊于慕容垂高深兵法。

  其中檀道济更是获利甚多,明白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磨掉了心中仅有的一丝骄傲,终成一代名将。

  ……

  与劫后余生的慕容永不一样,回到中山的慕容垂则异常愤慨,同时对北魏援救西燕一事感到震惊。

  人们常说:人无完人。

  上天既让慕容垂成为军事上不世出之英才,又给了他相对平庸的政治智商。

  或者说,慕容垂适合当军事统帅,可作为一国之主远远不合格。

  先不说历史上他放着慕容农、慕容隆不用,偏偏坚持让败家子慕容宝即位。

  更别说拓跋珪一直对后燕不怀好意,可不知为何,似乎慕容垂从来没有覆灭北魏之意。

  结果正是慕容宝与拓跋珪,两人联手葬送了后燕霸业。

  历史上,慕容垂没有远略更体现在他攻打翟魏、西燕和北魏的先后顺序。

  翟魏、西燕皆是跳梁小丑,实力也极为弱小,根本不足以威胁后燕,其实真正应该先消灭的是北魏。

  与胸无大志的慕容永不同,拓跋珪曾多次表露出勃勃野心。

  当年魏燕联合灭掉拓跋窟咄后,慕容垂派人去盛乐祝贺,并打算封拓跋珪为西单于、上谷王。

  慕容垂的意思很明显:你以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