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秦魏反应
��入主中原之条件。

  拓跋珪深知若要实现拓跋部入主中原之梦想,则必须击败慕容垂、吞并后燕。

  以前燕强而魏弱,且拓跋氏复国之初国内局势不稳,频频爆发内乱,同时四面还有强敌虎视。

  再加上两国乃世婚之邦,因此不管是出于何种考虑,拓跋珪都只能选择与后燕交好。

  然而近来,当北魏解除了背后威胁后,后燕已从盟友渐渐转变为阻挡北魏进一步强大之绊脚石。

  随着国力日强,雄心勃勃的拓跋珪已不甘继续臣服后燕,甚至业已荫生了灭燕之心。

  与此同时,慕容垂也对日益强大的北魏起了忌惮之心。

  他虽无吞魏之心,却还想继续控御北魏,使其成为后燕藩属。

  如今因为双方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使得双方关系变得十分微妙。

  这一次后燕忽然发兵攻打西燕,事先更是没有向北魏透露丝毫。

  直到战事爆发,拓跋珪才知道后燕大军已越过了太行山天险。

  迫于魏燕联盟之名,拓跋珪不好直接派兵支援西燕。

  于是,他下令大将拓跋虔率大军进驻平城,缓缓逼近魏燕边境,以为西燕减轻压力。

  只是拓跋珪显然低估了慕容垂实力,先是晋阳被围,紧接着又是北方数个郡县沦陷。

  并州局势迅速恶化,让拓跋珪心急如焚。

  正当拓跋珪考虑要不要与燕断盟出兵救燕时,忽然传来河西军大举入晋消息。

  得知河西介入并州战事,拓跋珪一下子放下心来。

  他与卫朔交过手,晓得河西军厉害,自然不再担心西燕局势有变。

  果真如他所料,河西军很快稳定了并州局势。

  正当拓跋珪继续坐山观虎斗时,部分北魏将领、大臣纷纷上书,要求偷袭河西。

  其中尤以宗室拓跋烈最为积极,他因兄长之死,对河西恨之入骨,坚决要求趁着河西深陷河东时突袭朔方。

  拓跋烈的提议得到一部分北魏重臣支持,众人皆认为眼前正是重创河西的绝佳机会。

  好在北魏上下不全是目光短浅之辈,奚斤、张兖、燕凤、许谦等人皆不赞同此议。

  “诸位,此时突袭河西除了让慕容垂坐收渔利外,对北魏又有什么好处?”

  面对张兖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