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太行烽烟
作战之牵制。
于是,消灭西燕自然就被提上了后燕君臣的议事日程。
不料,当慕容垂提出进攻西燕的计划以后,却遭到大部分后燕群臣、诸将反对。
这些人的意见主要是说,慕容永立国以来,大部分都在休养生息。
而后燕却是连年征战,以至于兵士疲惫,内有怨言,不如休整一年再说。
虽然大部分人皆不赞同讨伐西燕,但范阳王慕容德却极力赞同此议。
“慕容廆、慕容皝、慕容儁三位先祖积德,为燕赵民众留下恩惠,所以至今当地百姓还在传诵他们恩德。”
“陛下登基一方面是因为陛下圣武,另一方面还是因为燕赵之民愿意做大燕的臣民。”
“如今,慕容永僭位,煽动民众,致使无知之徒淆乱名号,故应先将其除去,以正视听。”
“过去,光武帝刘秀讨伐苏茂之战,不顾及百官的疲劳,怎能是没有仁爱之心?是机不可失的原因啊。”
“兵法上有‘不得已而用兵’之说,陛下此时的情况还有时间从容淡定吗?”
“司徒之意,朕完全赞同!”
“且你我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故朕决定了,择日出征西燕。”
“况且,朕已经进入暮年,去日无多。”
“因此,朕必须趁着还骑得动战马,拿出脑袋里剩余的那点智慧,消灭慕容永,不能将逆贼留给子孙们!”
于是,太元十八年(公元393年)夏,也就是在卫朔忙着整顿河西时,后燕开始了讨伐西燕的总动员。
……
凡大战将起,必是各方游骑先活跃起来,一时间太行山腹地敌我侦骑四处。
天气晴朗,湛蓝的天空漂浮着些许的云彩,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流向下游远处。
小河两岸不远处,有一副村落,零星的呈列着几户山里人家,外围却是几块田陌。
远处呈现出旌旗闪飘,一队全副武装的胡虏骑兵急驰而来,带来了震地的齐声“闷轰轰”的声音。
队伍中间的一面绣着燕字的旗帜,正迎风飘扬。
这队骑兵刚刚转过山梁,便看见山谷中有一小村落。
于是,十六只铁蹄迅速踏过荒野草丛,在战马烯聿聿的嘶叫声中,旋风般地到了村头。
领先一骑人
于是,消灭西燕自然就被提上了后燕君臣的议事日程。
不料,当慕容垂提出进攻西燕的计划以后,却遭到大部分后燕群臣、诸将反对。
这些人的意见主要是说,慕容永立国以来,大部分都在休养生息。
而后燕却是连年征战,以至于兵士疲惫,内有怨言,不如休整一年再说。
虽然大部分人皆不赞同讨伐西燕,但范阳王慕容德却极力赞同此议。
“慕容廆、慕容皝、慕容儁三位先祖积德,为燕赵民众留下恩惠,所以至今当地百姓还在传诵他们恩德。”
“陛下登基一方面是因为陛下圣武,另一方面还是因为燕赵之民愿意做大燕的臣民。”
“如今,慕容永僭位,煽动民众,致使无知之徒淆乱名号,故应先将其除去,以正视听。”
“过去,光武帝刘秀讨伐苏茂之战,不顾及百官的疲劳,怎能是没有仁爱之心?是机不可失的原因啊。”
“兵法上有‘不得已而用兵’之说,陛下此时的情况还有时间从容淡定吗?”
“司徒之意,朕完全赞同!”
“且你我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故朕决定了,择日出征西燕。”
“况且,朕已经进入暮年,去日无多。”
“因此,朕必须趁着还骑得动战马,拿出脑袋里剩余的那点智慧,消灭慕容永,不能将逆贼留给子孙们!”
于是,太元十八年(公元393年)夏,也就是在卫朔忙着整顿河西时,后燕开始了讨伐西燕的总动员。
……
凡大战将起,必是各方游骑先活跃起来,一时间太行山腹地敌我侦骑四处。
天气晴朗,湛蓝的天空漂浮着些许的云彩,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流向下游远处。
小河两岸不远处,有一副村落,零星的呈列着几户山里人家,外围却是几块田陌。
远处呈现出旌旗闪飘,一队全副武装的胡虏骑兵急驰而来,带来了震地的齐声“闷轰轰”的声音。
队伍中间的一面绣着燕字的旗帜,正迎风飘扬。
这队骑兵刚刚转过山梁,便看见山谷中有一小村落。
于是,十六只铁蹄迅速踏过荒野草丛,在战马烯聿聿的嘶叫声中,旋风般地到了村头。
领先一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