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报纸报道
了解到外界情景,卫朔便找来陶潜,要求对其在《河西旬报》上开辟类似于现代报纸一样的专栏。
将一些好的文章刊载上面,并且告诉报馆多印发一些,除了发卖以外,还可以在各地张贴,命专人读给老百姓听。
这一下,市井茶楼,书社诗会,全都在讨论卫朔文章。
这些观点基本上分成两派,一是赞同,二是有意见,双方各自引经据典,振振有词。
从人数多寡的角度来看,支持一派显然是占了上风的,毕竟背后有卫朔支持,想不占上风都难。
相对而言,反对之声音就弱了不少,毕竟在皇权至上的年代,公开反对上头需要天大勇气。
更别说卫朔所言有理有据,还占据了大义名分,一开始就立于不败之地。
借着这股东风,由卫朔亲自策划,陶潜主事,改编而来的第一份报纸正式营业了。
报头由卫朔亲题,名为《河西旬报》。
考虑到此时社会信息传递较慢,印刷数量和质量都跟不上。
因此《河西旬报》每半月一刊,刊登内容主要是都护府出台的各种政策以及官府一些动向,包括人事任命,各项律法条款的解释细节等等。
报纸的出现,对于河西来说是一件新鲜事情。
之前很多人皆小觑了报纸作用,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正式这区区的报纸,日后成为卫朔手中无上利器,无数贪官污吏在各观风使笔下落马。
甚至将来,报纸还成为新政改革有力的宣传工具,为每一次新政策出台,提供了相应的舆论导向。
《河西旬报》的出版,开启了河西新闻出版的开元时代。
随后《河西旬报》成为各级官员、老百姓获悉朝廷动向信息最权威的渠道。
一个月后,在河西另一个尹家主持的《武威日报》也出版了。
此报与《河西旬报》截然不同,它主要刊登市井故事、海外趣事、商业信息、各地物产以及百姓日常琐碎之事。
因为,有了《武威日报》的出现,以及更多报馆营业,没过多久都护府就出台了《河西新闻出版律》,对于社会上各种报纸、塘报、学院内部刊物等新闻出版物,有一个详细的规定。
《河西新闻出版律》颁布使开办报纸正式合法化,此后各种各样的报纸如雨后春笋般地在河西各地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