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陶潜暗访(上)
见过如此规整道路,不由发出一声惊呼。
“莫若鬼斧神工耶?!不然路面怎会如水面一样光滑平整?!”
旁边向导听了,不由笑道:“先生第一次来河西,没听说过水泥很正常。”
“水泥?水泥是何物?”
向导乃本地人,对河西诸事十分了解,讲起来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水泥是一种建筑材料,为墨工学堂发明,可用来修建城池、道路、桥梁、房屋等。”
“此物最是神奇,开始时为粉末状,加水搅拌之后,置于阴凉处自干。”
“等干了之后犹如岩石般坚固,且风雨不惧。”
“自从墨工学堂搞出了水泥,每年官府都会招募青壮整修道路桥梁。”
“如此一来各地百姓岂不要受劳役之苦?”
“哈哈哈,先生多虑啦,大都护体恤民力,不准官府无偿征发徭役,必须出钱雇佣。”
“就拿脚下这条路来说,当初官府花得钱跟流水一般,数也数不清。”
“其中大部分用来支付雇工工钱,借此受益者不计其数。”
“从此之后,河西百姓再不惧什么修路铺桥,反倒将官府此举视为赚钱的好营生。”
听了向导所言,陶潜惊得目瞪口呆。
在他眼中乃恶法之一的徭役,竟被河西改良成了善民之举。
他曾经混迹于官场底层多年,深知徭役之苦乃生民不堪之重负。
百姓服劳役期间不但需伙食自理,哪怕出了生命危险,官府也会不管不顾,百姓只能自认倒霉。
在江东时,陶潜曾亲眼见一青壮死于劳役,结果家人除了领回一具尸体外,再无所得。
不管卫朔还做了什么,单单其力主废除徭役之举,足以让陶潜对其心生敬意。
从向导兴奋的语气中,陶潜能深切地感受到他对卫朔发自肺腑的拥护之意。
正在此时,忽然间有一辆四匹马拖曳的巨大车厢从旁边驰过,吓了陶潜一大跳。
向导不待他发问,就主动解释起来。
“这种大型马车又被称为公交马车,从外形看公交马车就像一个巨大且带有轮子的箱子,一般需四匹高大的骏马来拖曳驱动,像这样一辆公交马车一般可乘坐六到十二人。”
不用问这一定是卫朔
“莫若鬼斧神工耶?!不然路面怎会如水面一样光滑平整?!”
旁边向导听了,不由笑道:“先生第一次来河西,没听说过水泥很正常。”
“水泥?水泥是何物?”
向导乃本地人,对河西诸事十分了解,讲起来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水泥是一种建筑材料,为墨工学堂发明,可用来修建城池、道路、桥梁、房屋等。”
“此物最是神奇,开始时为粉末状,加水搅拌之后,置于阴凉处自干。”
“等干了之后犹如岩石般坚固,且风雨不惧。”
“自从墨工学堂搞出了水泥,每年官府都会招募青壮整修道路桥梁。”
“如此一来各地百姓岂不要受劳役之苦?”
“哈哈哈,先生多虑啦,大都护体恤民力,不准官府无偿征发徭役,必须出钱雇佣。”
“就拿脚下这条路来说,当初官府花得钱跟流水一般,数也数不清。”
“其中大部分用来支付雇工工钱,借此受益者不计其数。”
“从此之后,河西百姓再不惧什么修路铺桥,反倒将官府此举视为赚钱的好营生。”
听了向导所言,陶潜惊得目瞪口呆。
在他眼中乃恶法之一的徭役,竟被河西改良成了善民之举。
他曾经混迹于官场底层多年,深知徭役之苦乃生民不堪之重负。
百姓服劳役期间不但需伙食自理,哪怕出了生命危险,官府也会不管不顾,百姓只能自认倒霉。
在江东时,陶潜曾亲眼见一青壮死于劳役,结果家人除了领回一具尸体外,再无所得。
不管卫朔还做了什么,单单其力主废除徭役之举,足以让陶潜对其心生敬意。
从向导兴奋的语气中,陶潜能深切地感受到他对卫朔发自肺腑的拥护之意。
正在此时,忽然间有一辆四匹马拖曳的巨大车厢从旁边驰过,吓了陶潜一大跳。
向导不待他发问,就主动解释起来。
“这种大型马车又被称为公交马车,从外形看公交马车就像一个巨大且带有轮子的箱子,一般需四匹高大的骏马来拖曳驱动,像这样一辆公交马车一般可乘坐六到十二人。”
不用问这一定是卫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