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穆之献策
�秦魏联盟非一时可破,为何一定要拘泥于关中?”
“敢问主公,假若河西出兵后燕,拓跋珪还会像支援姚苌那样,卖力支持慕容垂吗?”
“嘶,这……恐怕拓跋珪巴不得后燕遭殃。”
“正是如此,拓跋珪同样眼馋后燕,只因慕容垂威名太盛,才不敢轻易招惹。”
“只要主公派人稍加挑拨,拓跋珪定会转而与河西联手共图后燕。”
“在取得北魏支持后,西燕又是河西盟友,正好可‘借道’而过。”
“取下河东之后,主公可暂时收兵止戈,坐看关中羌人自生自灭。”
“刚开始北魏与后秦或许会同气连枝,以共抗河西。”
“然随着北魏携手河西共图后燕,后秦必将生疑,姚苌难道就不担心自己步了慕容垂后尘?”
“久而久之,关中必乱,届时主公再由萧关、蒲坂、肤施三面进军,何愁关中不平?”
闻之,卫朔沉吟良久,语气凝重道:“此事事关重大,非一时可下决心。”
“你我且先谈到这里,待日后回到河西,再与众人详加商议。”
……
这一次卫朔南下江东没白来,不但成功打开南方市场,还顺手拐走四个大才。
众人一行顺利回到客栈,正要收拾东西离开,不料又有两人找上门来。
确切的说,人家是来找高进之的。
来者之一正是高进之的过命朋友薛彤,另一人则是薛彤好朋友即大名鼎鼎的檀道济。
历史上,三人便是互相介绍而相识,最终成为彼此亲密战友。
高进之投效河西不久,卫朔就想起另一猛将——薛彤,遂让高进之写信召之。
之所以只召薛彤一人,除了此刻高进之还不认识檀道济外,卫朔也没把握招募檀道济。
虽然卫朔十分渴望得到檀道济这员名将,可他深知机会渺茫。
檀道济与薛彤、高进之不同,人家虽然也是寒门出身,但家中有不少人都做官。
比如檀道济大哥檀韶乃本州从事,二哥檀祗也为孙无终参军,并与刘裕交好,其叔父檀凭之还曾担任过司马道子行参军(非正式官职,由各公府自行任命,地位略低于参军)。
檀家与刘穆之家相似,虽然比不上豪门世家,却也比赤贫百姓好上百倍。
“敢问主公,假若河西出兵后燕,拓跋珪还会像支援姚苌那样,卖力支持慕容垂吗?”
“嘶,这……恐怕拓跋珪巴不得后燕遭殃。”
“正是如此,拓跋珪同样眼馋后燕,只因慕容垂威名太盛,才不敢轻易招惹。”
“只要主公派人稍加挑拨,拓跋珪定会转而与河西联手共图后燕。”
“在取得北魏支持后,西燕又是河西盟友,正好可‘借道’而过。”
“取下河东之后,主公可暂时收兵止戈,坐看关中羌人自生自灭。”
“刚开始北魏与后秦或许会同气连枝,以共抗河西。”
“然随着北魏携手河西共图后燕,后秦必将生疑,姚苌难道就不担心自己步了慕容垂后尘?”
“久而久之,关中必乱,届时主公再由萧关、蒲坂、肤施三面进军,何愁关中不平?”
闻之,卫朔沉吟良久,语气凝重道:“此事事关重大,非一时可下决心。”
“你我且先谈到这里,待日后回到河西,再与众人详加商议。”
……
这一次卫朔南下江东没白来,不但成功打开南方市场,还顺手拐走四个大才。
众人一行顺利回到客栈,正要收拾东西离开,不料又有两人找上门来。
确切的说,人家是来找高进之的。
来者之一正是高进之的过命朋友薛彤,另一人则是薛彤好朋友即大名鼎鼎的檀道济。
历史上,三人便是互相介绍而相识,最终成为彼此亲密战友。
高进之投效河西不久,卫朔就想起另一猛将——薛彤,遂让高进之写信召之。
之所以只召薛彤一人,除了此刻高进之还不认识檀道济外,卫朔也没把握招募檀道济。
虽然卫朔十分渴望得到檀道济这员名将,可他深知机会渺茫。
檀道济与薛彤、高进之不同,人家虽然也是寒门出身,但家中有不少人都做官。
比如檀道济大哥檀韶乃本州从事,二哥檀祗也为孙无终参军,并与刘裕交好,其叔父檀凭之还曾担任过司马道子行参军(非正式官职,由各公府自行任命,地位略低于参军)。
檀家与刘穆之家相似,虽然比不上豪门世家,却也比赤贫百姓好上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