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结盟刘卫辰
  ps

  鄂尔多斯高原,古代称朔方,由于三面环河,自古是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高原西、北两侧分布有西套、后套、前套三条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的平原带。

  按说被黄河环绕的鄂尔多斯高原,应该是很有条件成为农耕文明固有区域。

  但不知怎的,历代华夏诸侯似乎都没有向该地区移民的企图。

  也正是因为鄂尔多斯高原阻隔,才让河套平原长期变成一块‘亚飞地’——中原稍有动乱即被游牧民族占据。

  说白了,在农耕民族眼中,‘缺水’的鄂尔多斯高原,属于‘不毛之地’。

  可是卫朔却深知,哪怕现代自然环境恶劣十分,鄂尔多斯不也一样有人居住?

  故而在他看来,鄂尔多斯高原必须掌握在手里,如此才能控制整个河套平原。

  眼下朔方大部控制在刘卫辰手中,而前套平原刚刚被拓跋珪占据。

  当初为了争夺河套平原西边贺兰部牧场,拓跋珪还曾跟刘卫辰爆发过冲突。

  当时刚刚被北魏重创的贺兰部,忽然遭到铁弗部袭击。

  拓跋珪一看刘卫辰想捡便宜,登时勃然大怒。

  当即亲率铁骑出击,在九原一带击败刘直力鞮,挫败了铁弗部染指前套之意图。

  这次冲突为匈奴人与鲜卑人之间,又多添了一笔恩怨。

  说起铁弗部与拓跋鲜卑,双方恩怨多数因刘卫辰引起,实在是他太能折腾啦。

  从公元359年,刘悉勿祈去世,刘卫辰杀死刘悉勿祈儿子,自立为铁弗部首领始。

  一直到公元394年,刘卫辰兵败被杀。

  期间三十五年,刘卫辰相继在前秦、代(后来是北魏)之间,叛降无数。

  特别在公元365年这一年,刘卫辰将见风使舵的本事发挥地淋漓尽致。

  正月时,刘卫辰先背叛代国,代王拓跋什翼犍东渡黄河,轻松击败刘卫辰。

  而后,刘卫辰不得已又归降前秦。

  七月,朔方稳定后,刘卫辰再次背叛前秦。

  这一次背叛让苻坚大为恼火,遂派建节将军邓羌讨伐刘卫辰。

  八月,邓羌在木根山擒获刘卫辰。

  至此,刘卫辰才算是老实下来,意识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