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科考取士
; 考生必须言之有物,若只懂夸夸其谈,怕是无法获得高分。

  崔浩出身豪门,见多识广,对其中利弊知之甚深,他稍稍一思索,就下笔如有神。

  ……

  在众士子忙着答题时,卫朔则带着沮渠蒙逊在视察考场。

  看着考场上黑压压一片士子,沮渠蒙逊忍不住从心底敬佩卫朔。

  别看他出身蛮族,但见识可不低,自然能看出科考厉害之处。

  当初河西被世家抵制,他还曾幸灾乐祸过,觉得卫朔不会那么轻易过关。

  谁知科考一出,众世家登时如上考妣。

  如今有了大批寒门士子加入,世家对河西而言,已属可有可无。

  “可惜科举一出,那些世家又要不开心啦。”沮渠蒙逊忍不住感叹道。

  “世家多碌碌之辈,岂能明白其中关键?”

  “蒙逊一向见识不凡,不妨你来说说科考对世家而言,影响是好还是坏?”

  “应该说利弊各半,关键看世家怎么做。”

  果然,沮渠蒙逊十分不简单,一语中的。

  “哦?是吗?且说来听听。”

  “科考既然不论出身,那么主公自然没理由禁止豪门子弟参加。”

  “而以世家之底蕴,只要狠下心来参考,绝非寒门可敌。”

  闻言卫朔唏嘘不已,沮渠蒙逊所言已被历史证明。

  科考只能限制世家,根本无法完全压制世家。

  甚至只要世家适应快些,重新崛起,成为政治世家并非不可能。

  想象唐朝时期,在科考中最终得利的仍是以京兆韦氏为首的世家大族。

  历史上,真正让世家走向没落的却是五代十国期间频繁的战乱.

  战争摧毁了一切,也包括绵延数百年的世家大族。

  ……

  河西科考持续数日,终于完美落下帷幕。

  一众士子身心疲惫地走出考场,有面露欣喜者,亦有满脸沮丧者,不一而足。

  崔浩站在街道上,想起近来经历,不禁心神恍惚。

  当初其与父母被翟钊扣留,曾担心自己一身才华无处施展。

  谁知中途获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