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张湛做媒
为一向受世家操纵的民心、民意竟再也不受我们控制,世家反而成了庶民百姓口中人人喊打的国贼。”
一听国贼二字,郭瑀突然浑身哆嗦了一下,他似乎又想起了当日在刺史府门前,被万千庶民百姓指着鼻子痛骂场景。
那一幕真是让他毕生难忘,郭瑀从未想过自己在底层百姓眼中的形象竟是那么不堪。
“老师,而今卫都护执掌敦煌、酒泉两郡乃大势所趋,有没有世家配合都无所谓。”
“可学生毕竟出身世家,岂能眼睁睁看着世家一步步走向没落?”
“世家会没落?哼!大言不惭。”郭瑀终于找到了反击的发泄点。
“嗬嗬,老师以为学生是在危言耸听吗?”
苦笑几声,张湛解释道:“老师从未接触过卫都护,根本不知道两年来他在高昌干了什么。”
“他连均田制、释奴令都提了出来,还有什么胆大包天的事不敢干?”
“说起来这事的确是胆大包天,卫都护竟要完成连孔圣都无法做到的万民教化大业。”
“他在高昌大兴学堂,从蒙学、初等学堂,一直到高等学堂,各级学堂遍布高昌。”
“庶民百姓子弟只要年岁合适,都必须入学堂就学。”
得知卫朔在高昌大力推崇教育,郭瑀一直紧绷的脸色,终于有了些许变化。
显然他没想到,在他眼中有暴虐之名的卫朔,竟如此重视教育。
“老师,等再过一两年,当第一批学堂培养出来的学子成才,卫都护将彻底摆脱世家束缚一飞冲天。”
“难不成当日他在刺史府说的都是真的?”郭瑀脸色难看,嘴中喃喃自语。
“学生之所以不顾家人阻拦投靠卫都护,就是不想让传承百年的家族一蹶不振。”
“或许老师觉得学生夸大其词,但只要老师留心高昌,便会晓得学生所言绝非虚言。”
接下来张湛开始苦口婆心般劝说起郭瑀,将科举制等各项正在推行以及将要推行的政策一一解说。
“科举制?何为科举制?”
“科举制也是卫大人提出来的,是为了取代已不堪重用的察举制。”
“科举制,顾名思义乃科举考试。具体而言,由官府统一出题举办考试,然后各地学子无论出身,均可报名参加。”
“只要被录取就能做官,这�
一听国贼二字,郭瑀突然浑身哆嗦了一下,他似乎又想起了当日在刺史府门前,被万千庶民百姓指着鼻子痛骂场景。
那一幕真是让他毕生难忘,郭瑀从未想过自己在底层百姓眼中的形象竟是那么不堪。
“老师,而今卫都护执掌敦煌、酒泉两郡乃大势所趋,有没有世家配合都无所谓。”
“可学生毕竟出身世家,岂能眼睁睁看着世家一步步走向没落?”
“世家会没落?哼!大言不惭。”郭瑀终于找到了反击的发泄点。
“嗬嗬,老师以为学生是在危言耸听吗?”
苦笑几声,张湛解释道:“老师从未接触过卫都护,根本不知道两年来他在高昌干了什么。”
“他连均田制、释奴令都提了出来,还有什么胆大包天的事不敢干?”
“说起来这事的确是胆大包天,卫都护竟要完成连孔圣都无法做到的万民教化大业。”
“他在高昌大兴学堂,从蒙学、初等学堂,一直到高等学堂,各级学堂遍布高昌。”
“庶民百姓子弟只要年岁合适,都必须入学堂就学。”
得知卫朔在高昌大力推崇教育,郭瑀一直紧绷的脸色,终于有了些许变化。
显然他没想到,在他眼中有暴虐之名的卫朔,竟如此重视教育。
“老师,等再过一两年,当第一批学堂培养出来的学子成才,卫都护将彻底摆脱世家束缚一飞冲天。”
“难不成当日他在刺史府说的都是真的?”郭瑀脸色难看,嘴中喃喃自语。
“学生之所以不顾家人阻拦投靠卫都护,就是不想让传承百年的家族一蹶不振。”
“或许老师觉得学生夸大其词,但只要老师留心高昌,便会晓得学生所言绝非虚言。”
接下来张湛开始苦口婆心般劝说起郭瑀,将科举制等各项正在推行以及将要推行的政策一一解说。
“科举制?何为科举制?”
“科举制也是卫大人提出来的,是为了取代已不堪重用的察举制。”
“科举制,顾名思义乃科举考试。具体而言,由官府统一出题举办考试,然后各地学子无论出身,均可报名参加。”
“只要被录取就能做官,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