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做过锔匠的外公
�什么不能说的事儿,见女儿感兴趣,罗向楠便讲起来:“你外公这个人很了不起的,比妈强多了,是个有文化的人,可惜妈和你舅没赶上好时候,你外公会的东西我们俩都没学到,哎,也不知道他在地下会不会觉得难受。”

  “那又不怪你,就那时候,上不了学,不是没办法的事吗?你跟我讲讲我外公那些年都做什么啊?在这边种地吗?”

  罗向楠摇头:“你外公身体不怎么好,挺瘦的,干不了太多重活,挣的工分少。农闲的时候他就出去给人做焗瓷的活计贴补家用,谁家碗盘什么的坏了,舍不得丢,就来找他给焗上,只要不碎,还能接着用挺多年。反正有时候去的地方挺远,有时候一出去就十天半月的。”

  锔瓷,是一门古老的瓷器修复技术,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锔子像订书钉一样把瓷器锔起来。锔完之后,用来盛水盛粥可以做到滴水不漏。“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的歇后语就来源于这里。因为锔子就有金刚钻头,是用来给瓷器钻孔的。在宋代张择瑞所绘的《清明上河图》上,就有锔匠在做活。

  叶小池在今古斋上班,店里就有锔过的瓷器,所以罗向楠一说,她便知道她外公做的是什么活。以他外公的能力,会这门瓷器修复技术不算什么。

  她听罗向楠说完这些便问道:“那村里边能让他赚这钱吗?”

  “你外公给村里干这活都不要钱,不光这样,他在外边赚了钱拿回来,还能给人分点好处。再加上这边村里人挺不错的,可怜他一个读书人落到这地步,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吧。”

  叶小池听了,就想通了。如果是这样的话,罗定巍就有条件出去收集古董,而且也有机会把东西运到老家藏起来了。至于为什么不藏在六道沟村,那她就不清楚了,前人的想法后人不可能全都弄个水落石出。

  听罗向楠絮絮叨叨地讲了一些罗定巍生前的事,叶小池也没听出来什么别的线索。最后叶小池问道:“妈,外公他,去世的时候没跟你说过什么啊?”她觉得人在临走之前,要是有什么想交待的,难免要尽力交待一下。

  如果他真藏了东西,他不告诉罗向楠和罗向东还会告诉谁?难道是谁也没来得及告诉?

  “你外公他走得太突然,那天我在家里做活呢,村里人就把你外公从地里抬回来了,说是从斜坡上摔下来碰着石头了。当时情况就不好了,你舅也没在家,就我一个,然后你外公就伸出三根手指,又用口型跟我说了俩字儿,我到现在也想不明白他到底想说什么,哎!”

  叶小池见罗向楠提起旧事伤感起来,便揽着她的肩膀安慰,也不再问她这些事儿。至于洛川市里发生的那些事情她是不可能跟罗向楠说起的,真要说起来,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