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多事之冬
,把他安顿好,不行就捆起来。等无为州的人回来开始全城搜查。现在计划有变,凡是身怀武功的外地人,全部带到鼓楼,一个都不能少。李顺,你来。”

  虽然高家血案也是大案,但由于还未发生时就已被锦衣卫接管,所以尚千秋只是听说庐州府督捕司有人被问罪才简单了解一下,不甚详尽,遂把李顺叫到无人处询问。

  “大人,北天盟白虎山,想必有所耳闻?”

  “废话,说重点。”

  江湖俗话语“北有白虎西有唐,西北榆林好儿郎”中的“白虎”便是指白虎山,“唐”则是指蜀中唐门。白虎山、唐门、榆林三者一为帮派一为宗门一为地名,本无共通之处,但三者都以“恩必报、仇必果”而名满江湖。其中,白虎山是最特殊的一个。

  白虎山建帮于元初,是太原以北一带最大的抗元帮派,也是抗元帮派联盟“北天盟”的创始帮派之一。大明开国后,白虎山等少数几个帮派不进城、不受封,不受朝廷管束,只听北天盟号令。原本这种帮派朝廷是容不得的,可北天盟中大多帮派都已受封,朝廷有令白虎山也不曾违拗。况且蒙元残部寇边白虎山自发协助边军抵御,当地军中上下也对白虎山颇有好感。

  洪武前十几年,原属张士诚和陈友谅的帮派落草的极多,其中不乏烧杀抢掠、作恶多端者,朝廷每剿灭一个都要付出极大代价,像白虎山这样只求独善其身的自然没人去管。一次朱元璋看到一篇奏章上写白虎山不服王化肆意妄为等等,问养子平安,后批:由他去。

  “由他去”三字语焉不详,不过从此山西布政司、督捕司均对白虎山不管不问,白虎山依旧我行我素。白虎山抗元有功却不受禄米,保境安民,唯有一点饱受诟病,即凡事必论江湖规矩且置于国法之上。

  李顺将高家案发至万红兵一行四人赴京领罪之事原原本本说了,尚千秋眉头紧锁。

  “白虎山在江湖中名声不坏,此事莫非有人蓄意嫁祸混淆视听?白虎山即便不算侠义道中人,最次也是绿林道吧!‘斩草除根’是黑道才有的做法!没本事向正主寻仇就向妻儿下手,这不是我所知道的白虎山的作风。”

  “唉,大人,你有所不知。这帮人跟一般人不一样!他们是疯子!”

  “不对,你毋须多言。白虎山以往行事我略知一二。概因督捕司调解帮派纠纷都依各地江湖规矩办事,白虎山从来都视督捕司为江湖中人。我在南京督捕司时曾去太原出差,见过白虎山的人,他们见官不拜,先问师门,然后称我为少侠而非大人。万红兵他们抓人是职责所在,若是当场格杀,说不定还没有这桩祸事,可就是抓住了移交锦衣卫,这便犯了江湖大忌,庐州督捕司遭白虎山寻仇,我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