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比武大会
��。后来练兵台无兵可练,就成了帮众大型集会的场地。练兵台最南端山腰上是营房,依次往下是校武台、校射台,山脚下一大块平地是跑马场。后来营房无用,便拆成了“观武台”。远看去,层次分明大气磅礴,近看嘛年久失修,杂草丛生,一副破败景象。

  观武台上,帮主、三个副帮主、三个长老、议事堂议事长老及所有议事全部到齐,却不见余秋的身影。最下面的跑马场上人头攒动,围着两个手捧木盒的人聚成两大堆。

  “兄弟们我再说一遍因事起仓促无暇安排都请自觉以下兄弟不可领号家中独子的功劳户的担任理事以上职务的红黑各四十个号领完即止一人一个禁止代领”一个声音洪亮的大个子站在校射台上大声呼喝。这是内管管事蔡双亮,今天这等大事自然由他亲自主持。

  观武台上居中坐着个慈眉善目的富态老者便是议事长老欧阳恭,左右几人是资格最老的几位议事,再往下,右边一排到尾全是议事,帮主以下依次坐在左边。

  欧阳恭摸摸胡须感慨道:“真像看到了当年红巾军在合肥招兵的情景。一样都是这么多蜀山帮弟兄一样都是舍身报国”

  身边几位议事也有同感,说起了些当年轶事。

  丁云松自是不知道这几个老头说的那些事,他只知道有些事是几个老头不知道的。督捕司的公文轮不到议事堂商议定夺,所以丁云松在见到余秋的当天下午就通知各管事处,结果报名者寥寥无几。原因很简单,不划算。上战场打仗这个活可以和蜀山帮一些差使比较一下,例如运管九分管的湘西线。湘西这条线最危险,年年都要死人,但大部分运管弟兄对九分管都是不赶不嫌,毕竟真有个三长两短安家费就有三份,帮里、运管各一份,货不出事货主还有一份。打仗万一不走运最多官府给那么一点,帮里那份可能也有,太少了。另外,军饷肯定没走一镖的趟子钱多,走镖还可能一路风平浪静,这次招人打仗就是等着用的。

  没人报名也不太难办,摊派名额下去就是了。余秋那边也不是太着急,庐州府在直隶中离徽州府算近的,再说徽州府集训主要是练飞抓,而练飞抓对武人来说用不了十天。可余大敏反倒坐不住了,自己宝贝大孙子头一次回老家来办事就遇了冷场,这能行反正孙子在督捕司,不需要自己这身份,等曾孙看来是等不到了,也不好意思拿功劳户身份卖钱,与其便宜了远房亲戚不如帮孙子铺铺路算了,想来儿子心里就算不舒服也不会反对,毕竟也是为了他儿子。

  所有管事处自认武功还过得去的几乎都来了,特别是运管未出差的分管理事竟一个不差。这些分管理事帮中高层一个都舍不得放,但因为分管管事同理事,理事同干事。平时是干事的待遇,这个时候没道理算人是理事。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