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进城听书
�喝彩。

  “伙计,来”老把总猛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老子今天算是开了眼了”

  几个跑堂的以为这人发火,互相指望,谁都不动。老把总从怀里掏出一块银子“咚”地按在桌子上,继续坐下听书。

  一个伙计颠颠地来捧起银子飞快跑到柜台称了称,然后不管不顾敞开了嗓门大声吆喝道:“谢把总老爷赏白银咳咳,白银五两”

  全场鸦雀无声。

  “好大手笔啊”有人惊叹一声打破了寂静,接着全书场都热闹起来。按规矩戴先生无论如何是要说完这段的,可这场面他还怎么说得下去再说了五两白银再不下场谢赏那可真叫不懂事了。

  “嘭”,又有人拍桌子,虽然声音不大,场面却顿时安静了不少。高举高中一干文人站起身来,依次离席,每人经过马天复他们这桌都说了一句话。

  “万马阁书场,果然尽是粗人武夫。”

  “大开眼界,新来的驻场居然是草台班子出身,王八瞅绿豆啊。”

  “老丘八,目无法纪。”

  前面就算了,到这一句几乎是指名道姓,老把总仍是权当没听见。

  等几个文人走出去了,书场里一片起哄声,老把总朝着门口大声道:“你爹娶你娘是拿钞票娶的”众人哄堂大笑。

  朝廷禁止民间流通金银,以大明宝钞代之。别的且不说,要是朝廷官员俸禄全折禄钞发放,不知那些清水衙门要饿死多少人。蜀山帮关饷就从无发钞之说。不光蜀山帮,凡是武人都几乎不用钞票。

  那帮人走了,老把总朝四周围拱拱手:“诸位,诸位,听书,啊,小事一桩,听书要紧。”

  重新开讲,戴先生跳过中间,直接开始讲武松传的最后一回“单臂擒方腊”,这一回打斗场面更多更激烈,也算是对老把总的回礼吧。

  不过这三位老先生哪有心思听书,一串连珠炮似的发问。

  “马小友说戴先生演得不对何解说书的大都改编杜撰,否则不是千篇一律大体差不多即可。不知小友有何高见”

  “哦呵呵,高见不敢当。武松传以前也听过,武松的武功是走刚猛路子,尤其下盘极为扎实,这个武松,过于轻灵了,呵呵,瞎说说,莫当真。”

  “行家啊所谓内行看门道不知小友是哪位前辈高人的高足不知老朽以前可有幸耳闻”

  “家师名讳上牛下犇,洪武十三年就已退隐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