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终会过去
�着老实,其实骨子里坏透了,像胡尚益,有的人瞧着不靠谱,其实遇事儿了还能指望得上,就像王爷。”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是到了如此年纪,经历如此多事之后,杨英得出的感悟,看人不能只看表面。

  到了花厅,孟世端远远看见杨英,连忙迎出来,着急地问杨念玉:“金玉散的药效怎么样?”

  杨念玉点头,冲他一笑:“很对症,我爹现在已经没事了。”

  “那就好那就好。”孟世端亲自扶着杨英,“岳父大人放心,我听云南回来的人说,只要服了金玉散有效,便不会再复发的。您这几安心在家休养,有什么不对再叫我。”

  杨英感动,想要跪下:“王爷恩德,臣无以为报,只有给王爷磕头了。”

  “别别别!”孟世端连忙托住杨英,“这不是折我寿吗,您是我岳父,怎么我也受不起。快坐。”

  杨英拭了一把泪,坐下说道:“方才我还说,我看人看得不准,当年多有错怪王爷的地方。”

  没想到又提起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孟世端忙笑道:“不怨您,以前的事我也有错,亏欠念玉的。”

  翁婿二人终于交心长谈,往事如云烟散去。念秋的死,对整个杨家都是沉重的打击,但是好在仇已经报了,子总归还是要继续。

  孟世端夫妇不久后回蜀。正是酷的时候,到了蜀地更是如火炉一般。尽管如此,杨念玉还是迫不及待地赶去看儿子。孟池明已经会走路了,和哥哥姐姐们相处得很好。

  孟池明和孟樱儿见他们来了,连忙行礼:“儿臣给父王母妃请安。”

  孟池明又道:“儿臣未能出去远迎,请父王母妃恕罪。”

  “今儿头这么大,晒得不行,有什么好迎的。一家人,更不必拘泥这些礼数。”杨念玉笑道,又抱起儿子孟池修问,“有没有给哥哥姐姐添麻烦?”

  孟池修睁着大大的眼睛望着他娘,咿咿呀呀地张口喊:“娘!”

  孟池明替弟弟回答:“修儿很乖,没有添麻烦。”

  杨念玉看着白白胖胖的儿子,笑着点头:“那就好,明儿,你这当哥哥的辛苦了。这些子书得可好?”

  “还成。”孟池明回话道。

  杨念玉点头,又与孟樱儿说了会话,孟樱儿问出了心中的疑问:“不知母妃为何在京城逗留这么久?”

  说起这个,杨念玉只觉得恍若隔世,坐下之后,慢慢将事的前因后果告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