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八章乱象纷呈

  大越,玉京,

  宫禁,尚书房!

  一位面容稚嫩的少年帝王,正端坐在龙榻上,一笔一笔的批改着,从五湖四海送来的奏章。

  昌隆帝面带戾气,一字一顿道:“江南,江北,江淮,河南,河东,河北,好一个处处烽烟,好一个烽火漫天,这天下到底是怎么了?”

  “是朕德薄福浅,是朕不恤民生,还是朕年幼可欺?”

  昌隆帝颤抖着手,紧紧握着朱批笔,面色阴沉如水。

  “皇父在时,尔等尚不反,丞相在时,尔等亦不反。如今敢反,是因为当政的,是朕这个孺子吗?”

  昌隆帝眸中杀机毕露,道:“李先生,”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内侍,大步上前,道:“老奴在,”

  “拟旨,”

  昌隆帝淡淡道:“江南者,天下赋税中枢重地,天下之富,三分盐利,七分江南。故而江南治乱,不可不为,不能不为。”

  “着上将军、兵部右侍郎薛宁,为三军大都督,率定襄、豹韬、神机三军,荡平江南匪患。”

  “喏!”

  这老内侍笔走龙蛇,片刻间就将昌隆帝之言,规规矩矩的,书写于皇帛中。

  “先生,劳烦您走一趟薛府,想必薛宁会明白朕的意思。”

  昌隆帝以‘先生’之敬称,呼唤一位老内侍,而且这老内侍全然不似一般内侍,面白无须说话阴柔,反而满脸虬髯,说话中带着一股阳刚之气。

  其种种可见,这一位老内侍的身份,在宫禁中尤为特殊。

  老内侍垂头,道:“老奴知道了!”

  “嗯……”

  昌隆帝颔首,道:“先生一路小心。”

  这老内侍能让昌隆帝依为心腹,甚至以‘先生’尊称,自然非是等闲之辈。

  毕竟,昭德帝心思深沉,见惯了权臣、内宦勾结,架空皇权的例子。这一位作为昭德帝,留给辅佐幼帝的暗手,理所当然的,是昭德、昌隆两代君王,最为信重之人。

  老内侍干涩,道:“陛下,您且放宽心,太祖太宗留下的万世基业,不是一二蟊贼,就能动摇的。”

  “如此,功勋大臣不应,诸子百家不应,藩王诸侯不应,三座大山犹在,大越的天翻不了。”

  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