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庙堂之高(四)
�下了决心要还都金陵,这事准成。你也别小看了她老人家在朝中的威望,否则,去年女真西路军南下的时候,完颜昌又为什么一心要去攻打江西,还不是想捉拿孟太后,彻底灭亡我大宋。”

  说着话,他就将孟太后在如今的朝堂中的作用和威望详细地说了一遍。

  这话说了半天,杜束才弄明白这其中的关节。

  严格说起来,如今的大宋在东南的半壁江山都是这个奇女子一手创立的。

  在以前,孟太后本是皇后。后来因为宫中的斗争,被废,贬为庶民。

  靖康年,女真攻陷开封,俘虏二帝,并按照皇宫的名册清点后妃人数,凡是有位号的嫔妃无一不能幸免,都被抓做俘虏送到北方。

  而在之前,孟太后已经被废黜了皇后,不在名册中不说,还没有住在皇宫里。因此,她才免遭了被俘北方的厄运。

  道君皇帝在被俘的时候,想起孟太后,叫人偷偷给她送了一张指条,上面写着“赵氏注孟子相度分付。”大意是,在国家危难之际,赵宋江山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孟太后身上。

  这算是一份全权委托书,有了这份诏书在手,孟太后就手握册立新君的法理依据。

  金军撤退后,开封城留下了金军册立的张邦昌为首的傀儡政府。张邦昌是一位文官,没有多少号召力。于是,他派人邀请孟皇后,希望通过孟皇后,增加政府的号召力。

  张邦昌这人胆子极小,他当初答应做这个伪皇帝,也算是被女真逼迫。不过,不管怎么说,汉奸总是汉奸。

  他也知道自己在这个位置上坐不稳,自己无兵无粮,女真一撤,自己在这个位置上也坐不稳。

  于是,就将孟太后请出来垂帘听政,并除去所有冠冕,将玉玺和天子仪仗归还孟太后。

  垂帘听政的孟太后所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选一赵家皇子登基为帝,恰好当时赵构在大名府开大元帅府。当时的赵九也算是英明神武,据守有胆有识,开得了一石硬弓,并收拢的大量兵马。

  于是,她就派人去接赵构,并颁下诏书册立赵构为皇帝。

  靖康二年五月,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登基。

  在他登基的当天,孟太后自从撤帘,让位皇帝,再不干涉朝政。

  可以说,赵构能够有今天全靠孟太后。试想,如果孟太后当时册立其他人为帝,赵老九再怎么能干,在怎么得人望,此刻只怕也不过是一个带兵的大元帅而已。

  正因为如此,太后在朝野中有崇高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