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近四个月,让北北平素注意点,可千万不能吓着这俩头水牛。

  水牛很壮实,全是肉啊,不清清楚楚的叮嘱着,就怕哪只馋肉的闯了祸。

  为着能让水牛们更好的适应这里,倪叶怡还稍稍的改了下北边的环境,水牛栖息的地方,整了个沼泽地出来,移栽了不少芦苇在旁边。

  观察了十来天,倪叶怡发现两头水牛适应良好,算是松了口气。

  六月底进七月,乡亲们撸起袖子,开始为农忙做准备,今年雨水充足,且阳光也好,田地里的庄稼长得很好,产量还是很可观的。经过去年的大旱,今年这年景,能称上丰收俩字,村民们整天都乐乐呵呵的,连睡梦里都带着开心的笑。

  姜芸的肚子挺大,算算也有六个月了,她吃好喝好睡好,精神劲头也很好,家里家外都让丈夫抓着,没她什么事儿,她就隔三差五的过来茅屋里说话,道些家长里短的琐琐碎碎。

  “桃次媳妇说,想把乐乐送大塘村的学堂读书,成安媳妇听着,就说不如搭个伴,让晓进和秋明一道,左右不用交束脩,也就是费点儿笔墨纸砚,让孩子们识点字也不错。”姜芸拿着瓜子边嗑边说着话。“我觉得也挺好,这事还是倪大夫你出的力呢。”

  李婆子来茅屋里,也时常会说说学堂里的事,倪叶怡还算清楚,笑着接话。“听说学堂里的夫子不错,孩子们学得都挺好,刚开始才几个,现在都快满五十个了吧。”

  “对啊,好在屋子宽敞着,现在还不算挤呢,我琢磨着,我家这小子四五岁的时候,如果看着和人没什么两样,也把往学堂里送,让他多学点知识。”说起儿子,姜芸就满脸的柔情。

  朱太婆眉开眼笑的道。“我看呐,这孩子准是个好孩子。”

  “村里上上下下的就数太婆这嘴最会说话。”姜芸哈哈哈的笑了起来,心里头美极了。

  七月农忙,日头毒辣,一个人两只手就恨不得变成两双手来忙活,倪叶怡准备好凉茶包,让乡亲们过来拿,防止中暑生病。

  天气这般炎热,孩子们就爱往山里玩,山里清清凉凉的,还能寻着各种野果子,逮野味掏鸟蛋下河摸鱼,好玩得多着呢。最最好玩的就数,逮野味和掏鸟蛋,山里的小动物精怪精怪的,往往孩子们累了半天,总是一无所获,越是这样他们就越兴奋,劲头就越大。

  在山里成天的上跳下窜,都道半大的孩子吃穷老子,一个个吃得也多,长得也壮实,虎头虎脑的特精神,连个咳嗽喷嚏都没有,多难得呀,村民可高兴了,倪叶怡莫名其妙的又攒了把功德涨了些修为,搞不懂乡亲们是怎么想的。

  山里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