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这法子确实较为妥当,可也得问问他们愿不愿意,要是不习惯,咱们也不能勉强。”

  “对。我也是这般想的。他们要都愿意,就安排两户和太婆住着,朱家的房屋东西厢宽敞着,别说住七个,住十人都有余。”

  “行。这事就由你去张罗着。”江村长满脸鼓励的看着他。

  扬三树笑道。“好。交给我来,保证妥妥的办好。”

  说着话的功夫就到了扬家,江村长坐着歇了会,喝了碗凉茶,整个人觉得舒坦了些,才慢悠悠的往家去。

  走到家门口,却见院门是关着的,没有上锁,用点力就能推开。

  隔壁齐老头见着江村长回来,站在窗口嚷了句。“村长啊,桃次娘带着老二俩口子往悠南山去了,说去看看倪大夫,我家那口子也一道,你过来坐坐的?村里的井水都是啥个情况?缺水严重麽?”

  “还行,勉强还能坚持半个月罢。”家里没人,见齐老头邀请,江村长索性就往齐家去。

  齐老头念念叨叨的数了数。“九月半,十月半,十一月半,嘿,没水咱们还有瓜果呢,立冬前总能下雨吧。我记得,二十多年前的大旱,也是立冬前下的雨,是十月还是十一月来着,左右差不了多少,今年怕也是这样了。”

  “这事谁能说得清呢,不能拿着旧事对比啊,万一也没下雨呢,得往坏里想想,把日子好生安排着,没得到了后头硬生生的把活路给断了。”江村长不太乐观,他总觉得今年这天,不好说呢,看看这日头,还跟七月里似的,都没什么变化。

  俩老头,年岁差不多,凑一块,把旧事拿出来絮絮打发时间。

  想起年轻那会儿,十几岁的少年郎,多么的意气风发,还说过要出门天南地北的走走看看,哪里会想到,会碰到罕见的大旱年景。

  岁月难熬最是漫长,可好不容易挨过来了,却发现,都还没干什么事呢,人却已经老了。说漫长也不漫长,挨过这个干旱年景,一辈子就过去大半喽,黄土都能埋过肩。

  江大娘听老伴说起井里没水的事,家里的井还好,还有点水,她就想起山里的倪大夫,遂找了儿子儿媳领着小孙孙往山里去,隔壁齐婆子瞅见问了句,也跟着一道往山里去。

  “成康他俩今个早早的出去,是不是往松树坳去?”江大娘问了声。

  齐成康是齐家的老二,娶的是松树坳的闺女,媳妇娘家姓刘,松树坳村里的风气不咋滴,多数村民过于戾气凶悍了些,有些蛮不讲理的意味,对外时村里还挺团结,可内里却不平静,都不是吃素的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