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诗成鸣州
; “只有书法文章到达了一定境界,才会出现这种异象。”

  “惟吾德馨!”

  随着最后一个字落下,司徒刑身前诗筏仿佛有千钧之重,书案再也不堪重负,彻底的崩塌。

  “涨了!”

  “涨了!”

  “涨了!”

  “真的涨了!”

  本来已经停滞的文气,竟然再次拔高。

  五寸半!

  五寸八分!

  六寸!

  六寸五分!

  六寸八分!

  在众人期盼的眼神中,《陋室铭》的文气腾空六寸八分,才堪堪止住。

  “真的过六寸了!”

  看着空中的文气,傅举人眼睛有些湿润,多少年了,知北县没有诞生鸣州的诗文了?

  没想到,司徒刑厚积薄发,竟然能够写出如此诗文。

  想到这里,傅举人不由暗暗的庆幸,当年如果不是恻隐之心发作,恐怕真要和如此大才失之交臂。

  知北县文庙,高高的钟楼之上,一丈多高,五人合抱的巨钟,钟身以青铜为原料,整体铸造而成,钟身之上更雕着圣人教化,古今文训。

  每当有知北县子弟成人,都会被长者带到此地,为他束发戴冠,并告知圣训。

  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巨钟已经融入了知北县人的血脉当中。

  可以说这一口巨钟是知北县精神的寄托,文化的象征。

  就算战乱灾荒年,十室九空,老百姓更是易子而食,也没有人打他的主意。

  庙祝和往常一样用干净的白布擦拭着钟身,眼睛里不由流露出缅怀的神色。

  为了将这一口巨钟安装到钟楼之上,知北县当时发动了全县的男丁,筑土成丘,洒水成冰,又以滚木,巨钟被运到土丘之上,又将整个土山一点点的移走。

  前后整整用了大半年光景,知北县才有了几日悬挂在钟楼之上的巨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