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流觞诗会
别。但是,最是养望。

  养望,养的是人望。

  有了足够的人望,自然能够获得龙气垂青,朝廷敕封,从而改变自己的命格。

  比如说乡里推举的孝廉,因为德行被乡邻认可,获得推举。

  不需要经过朝廷科举制度,就可以出仕做官。

  司徒刑身为法家,科举之路比普通的儒生要困难不少,必须要才高破诸煞才能一举成名,所以前期积累足够的人望是必不可少的。

  而积累人望最好的办法,除了诗词练达,传唱天下之外。在就是购买土地。

  不过购买土地这种事情根本不需要司徒刑亲自出面,在酒掌柜帮忙下,很快就找来几个专门从事土地交易买卖的商人。

  司徒刑根据望气,选了一个看着精干,气运最浓厚的,将剩下的工作都托付给他。在司徒刑看来,于其把时间耽搁在这种琐碎小事上,还不如抓紧时间温习功课,通过春闱,获得举人学位才是正途。

  “司徒兄,原来你在这里逍遥。座师傅先生举行流觞诗会,就差你一个。”

  司徒刑还没走出酒楼,就和几个秀才打扮的书生迎面碰到。

  说话的秀才是知北县主簿公子李承泽,少学文,通过童生试,秀才试,正在埋首故纸堆,准备举人试,没想到在这个地方遇到。

  司徒刑和李承泽虽然同拜在知北学政举人傅谏言座下,有着同年同窗之谊。

  但是因为家境悬殊,司徒刑更无有文胆,两人一直不是很亲近。

  “司徒兄,这次不打算又不参加吧?”

  其中一个秀才有些轻视的问道。

  “既然是傅先生举办的流觞诗会,自然要参加。”

  既然决定要通过科举出仕,这种文人聚会自然避免不了。而且傅学政虽然和自己没有多少往来,但毕竟是自己名义上的座师,如果不去参加,少不得被扣上不尊师重道的帽子。

  “那是最好不过,司徒兄大才,必定能够在诗会上一鸣惊人。”

  李承泽没想到司徒刑竟然会参加流觞诗会,虽然他掩饰的很好,但是司徒刑还是从他的眼睛里发现了一丝惊讶。

  “同去,同去。”

  既然被称作流觞诗会,自然是在有水的地方举行。傅举人一直以雅人自居,诗会选址自然讲究。

  在风雅僻静之处,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