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沈瑾瑜的家世
emsp;之前因着梅花针一事,许仲心中存疑不少,而且他们查过沈瑾瑜的行李,她有些钱财,犯不着以身犯险。乱世之中,钱财多,也不是什么好事。他与程轩商议,本想通过今天的会面弄清来历,不曾想,开口沈瑾瑜说的便是如此让人震惊的人物。
其实程轩听她说完立刻就相信了三分她是崔氏的后人。清河二崔当年是以色艺双绝于天下,长得倾国倾城自是不必说,不提沈瑾瑜的容貌,单说她只身揭榜的气度,犹若闲庭漫步,就让程轩刮目相看。
沈瑾瑜对他的惊讶早有准备,轻轻点头道:“正是。”
她早就听母亲提及过,外祖父是大周朝最年轻的探花,天元三年他连中两元,世人说起的的时候,都未免有些为祖父抱不平,乡试会试一路走来都是第一名,只在殿试的时候,当年的天元帝觉得他太过年青且恃才傲物,更喜欢韩峒的稳重,才点了他的状元,可十八岁的探花郎,在大周也算是前无古人了,所以外祖父在士子学生中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沈瑾瑜不止一次的想象过,年轻的外祖父骑着高头大马在京城的街头游街,周围无数欢呼的少女或羞怯或大胆的丢下清早刚剪下的鲜花时是多么的意气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踏遍长安花几乎是每个读书人的梦想,不及弱冠的探花当年是多么的轰动。
她丝毫不讶异程轩的惊讶。
沈瑾瑜道:“我所持的崔氏印章就是我外祖母留下的,当年,外祖父离京之时几乎什么都没有带。外祖母过世之后他就带着母亲离京了。”
程轩道:“这段往事确实离现在时日已久,我们当年所听到的传言都是说沈探花跟着当年的大火….”
沈瑾瑜点头道:“外祖父离京之时悲愤不已,散尽仆役,一把火把皇上赐的府邸烧掉了。当年母亲尚在襁褓,等她记事之时,祖父已经是一名商人了,在京城附近,人称崔掌柜的。”
程轩笑着低叹一声道:“妙人啊,沈探花果然明白大隐于市的真理。没人想到,才华堪比大儒的探花郎居然做了陶朱公。”
沈瑾瑜笑道:“听娘亲说,祖父离京之后,以商人自居,而且行事颇有几分不羁,除了年轻时候的至交好友,其余往来的皆是贩夫走卒,可谓是来往皆白丁,谈笑无鸿儒。养育娘亲之时,不尊礼法,学的是四书五经,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几乎是无一学过,以前祖父的好友笑话说,这是想要教出一个女状元来。只是到了我启蒙之时,偏偏学的全是女红,琴棋与针法。”
程轩叹道:“那沈探花现在何处,可否为我们引荐一下。”
沈瑾瑜面露为难之色:“我始龀之时,祖父开始带着全家往南边搬迁,再两年
其实程轩听她说完立刻就相信了三分她是崔氏的后人。清河二崔当年是以色艺双绝于天下,长得倾国倾城自是不必说,不提沈瑾瑜的容貌,单说她只身揭榜的气度,犹若闲庭漫步,就让程轩刮目相看。
沈瑾瑜对他的惊讶早有准备,轻轻点头道:“正是。”
她早就听母亲提及过,外祖父是大周朝最年轻的探花,天元三年他连中两元,世人说起的的时候,都未免有些为祖父抱不平,乡试会试一路走来都是第一名,只在殿试的时候,当年的天元帝觉得他太过年青且恃才傲物,更喜欢韩峒的稳重,才点了他的状元,可十八岁的探花郎,在大周也算是前无古人了,所以外祖父在士子学生中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沈瑾瑜不止一次的想象过,年轻的外祖父骑着高头大马在京城的街头游街,周围无数欢呼的少女或羞怯或大胆的丢下清早刚剪下的鲜花时是多么的意气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踏遍长安花几乎是每个读书人的梦想,不及弱冠的探花当年是多么的轰动。
她丝毫不讶异程轩的惊讶。
沈瑾瑜道:“我所持的崔氏印章就是我外祖母留下的,当年,外祖父离京之时几乎什么都没有带。外祖母过世之后他就带着母亲离京了。”
程轩道:“这段往事确实离现在时日已久,我们当年所听到的传言都是说沈探花跟着当年的大火….”
沈瑾瑜点头道:“外祖父离京之时悲愤不已,散尽仆役,一把火把皇上赐的府邸烧掉了。当年母亲尚在襁褓,等她记事之时,祖父已经是一名商人了,在京城附近,人称崔掌柜的。”
程轩笑着低叹一声道:“妙人啊,沈探花果然明白大隐于市的真理。没人想到,才华堪比大儒的探花郎居然做了陶朱公。”
沈瑾瑜笑道:“听娘亲说,祖父离京之后,以商人自居,而且行事颇有几分不羁,除了年轻时候的至交好友,其余往来的皆是贩夫走卒,可谓是来往皆白丁,谈笑无鸿儒。养育娘亲之时,不尊礼法,学的是四书五经,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几乎是无一学过,以前祖父的好友笑话说,这是想要教出一个女状元来。只是到了我启蒙之时,偏偏学的全是女红,琴棋与针法。”
程轩叹道:“那沈探花现在何处,可否为我们引荐一下。”
沈瑾瑜面露为难之色:“我始龀之时,祖父开始带着全家往南边搬迁,再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