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八章 何时赠之以芍药?
/>
他在中枢也待不了多久了,到了七十就得致仕,之前崔希真逾七十而未退,是因为新帝刚即位太上皇请他再照看两三年之故,而当今太子可不同于她的父皇体弱,不能多虑政,不需要前面的旧臣子来“照看”;何况他也不是太子的外祖父,太子就算要留旧臣,也不定选他裴昶。
早些退下来也好,难道让阿恒五十了才接国公位?老而不死是为贼,虽说不需要死,却也不能老霸着位置,家族要前进就要不断有青壮,有新鲜血液,把着位置不放就算父子也得生隙了。
大唐是朝阳,他们裴氏也要做朝阳啊。
裴昶想到这里,心里又呵呵的笑起来。
就算选了太子卿,太子……恐怕也不会这么早诞子。生下来,母子、母女生隙么?做个三四十年的储君,没准还比母亲薨在前面,能不怨恨?现在的太子卿,未必就是以后的储君之父。他们裴氏,急什么。
……
清河崔氏、蜀郡公府里也在谈着皇后的话。
因崔希真已经退了国公位,由世子承爵,“宋国公府”便被“蜀郡公府”的门匾取代——但后者却是太子李毓祯赐笔,以崔氏未来而论,这个郡公倒是比国公更贵重了,爵位再升至国公,也是可预期的事。
——无论崔清珏能不能成为太子卿。
成了,自是锦上添花;但不成,也不会影响清河崔氏的地位。
蜀郡公崔光弼,这位清河崔氏的新家主对此心态颇为平稳。
但崔清珏是他的儿子,如今既是“成也可,不成也可”,从父亲的角度考虑,他还是希望儿子有自己的人生,不要就吊死在太子这棵树上。
“行之,”崔光弼叫着儿子的字,“当初你阿公给你取字时,弹了一曲《步出夏门行》,是期你志在千里,行行不止。你从小到大,也没让你阿公失望。”唯感情上让人头痛,怎么就遇上这么个情障呢!
此时已是日暮鸟归时分,潇园中鸟鸣啾转树深苔凉,暮色下益发幽静,蜀郡公沉袖木屐徐行,侧头看了眼儿子,容色光洁如玉,鼻梁斜直如玉骨,身姿如兰如竹,迤逦行在这芍红藤青夹道中,就自有一番行云流水的舒朗雅致从骨子里透了出来——无论放在哪里,都是令人惊艳的郎君;而他的儿子在才华上也是惊才绝艳,十九岁就以一部《潇园诗话》震撼大唐诗界,被称为大唐诗论总纲之作,七郎也以不到弱冠之龄就成一代诗论宗师;二十五岁又成《论道理性命》,惊震儒道释三界,被称为三道融一之宗,如今才过而立,已经身衔两道宗师了,这样的年纪这样的成就,哪个能比!——岂可折在情上?
他在中枢也待不了多久了,到了七十就得致仕,之前崔希真逾七十而未退,是因为新帝刚即位太上皇请他再照看两三年之故,而当今太子可不同于她的父皇体弱,不能多虑政,不需要前面的旧臣子来“照看”;何况他也不是太子的外祖父,太子就算要留旧臣,也不定选他裴昶。
早些退下来也好,难道让阿恒五十了才接国公位?老而不死是为贼,虽说不需要死,却也不能老霸着位置,家族要前进就要不断有青壮,有新鲜血液,把着位置不放就算父子也得生隙了。
大唐是朝阳,他们裴氏也要做朝阳啊。
裴昶想到这里,心里又呵呵的笑起来。
就算选了太子卿,太子……恐怕也不会这么早诞子。生下来,母子、母女生隙么?做个三四十年的储君,没准还比母亲薨在前面,能不怨恨?现在的太子卿,未必就是以后的储君之父。他们裴氏,急什么。
……
清河崔氏、蜀郡公府里也在谈着皇后的话。
因崔希真已经退了国公位,由世子承爵,“宋国公府”便被“蜀郡公府”的门匾取代——但后者却是太子李毓祯赐笔,以崔氏未来而论,这个郡公倒是比国公更贵重了,爵位再升至国公,也是可预期的事。
——无论崔清珏能不能成为太子卿。
成了,自是锦上添花;但不成,也不会影响清河崔氏的地位。
蜀郡公崔光弼,这位清河崔氏的新家主对此心态颇为平稳。
但崔清珏是他的儿子,如今既是“成也可,不成也可”,从父亲的角度考虑,他还是希望儿子有自己的人生,不要就吊死在太子这棵树上。
“行之,”崔光弼叫着儿子的字,“当初你阿公给你取字时,弹了一曲《步出夏门行》,是期你志在千里,行行不止。你从小到大,也没让你阿公失望。”唯感情上让人头痛,怎么就遇上这么个情障呢!
此时已是日暮鸟归时分,潇园中鸟鸣啾转树深苔凉,暮色下益发幽静,蜀郡公沉袖木屐徐行,侧头看了眼儿子,容色光洁如玉,鼻梁斜直如玉骨,身姿如兰如竹,迤逦行在这芍红藤青夹道中,就自有一番行云流水的舒朗雅致从骨子里透了出来——无论放在哪里,都是令人惊艳的郎君;而他的儿子在才华上也是惊才绝艳,十九岁就以一部《潇园诗话》震撼大唐诗界,被称为大唐诗论总纲之作,七郎也以不到弱冠之龄就成一代诗论宗师;二十五岁又成《论道理性命》,惊震儒道释三界,被称为三道融一之宗,如今才过而立,已经身衔两道宗师了,这样的年纪这样的成就,哪个能比!——岂可折在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