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帝王不必有深爱
��阿姊钟情萧琰后,他就真不愿崔清珏入他姊这个坑了——他姊其实是个寡情的人,对萧十七那般浓烈的爱就很让他吃惊了,哪可能再有第二份?这不是说崔清珏就不及萧琰,而是在武道方面,就没法比——两人擅长的就不在一个领域,问题是他姊就是和萧琰是一个领域的,这种对比根本就不公平。但命运有时就是这么不公平。纵你拼尽全身力气,又能奈何?

  李毓祥心里唉声叹气的。

  崔皇后对皇帝恼怒道:“明年花好会就只邀年轻郎君。”那些女郎任谁都别来了!

  皇帝想笑,又咳一声忍住。

  赏花时他率一众臣子在花好苑的东花台看花,花台是楼台,居高又敞阔,移目望去,四下览尽——太子被一众女郎围着,皇帝自也看得清楚;心里还知道这些世家主一脸陶醉的赏花作诗实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里在说干得好,皇帝对这景况也淡定了,从开始就没想着一次相看成功。这些世家的试探和彼此的算计,皇帝心里能不清楚?

  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昭华的态度。

  只要昭华有心,花好会可以年年开,总有让她觉得合适的。

  皇帝想的是合适,而不是昭华爱的。

  皇帝一直认为,帝王就不宜深爱。

  虽然大唐前面的圣人颇有任性的,像昭宗,为个真爱闹得天翻地覆,将耗在这上面的心思用在国事上,得干多少实事?还有他的父皇景宗,每个娶进来的都是他的真爱,也不知哪来那么多的爱,结果父皇的一个“真爱”就害了他的母后,也使他终生受困于“先天之疾”!——所以皇帝李翊江其实是有些憎恶帝王的真爱的。在他看来,帝王可以有情,但不可以深情。就如高宗皇帝,一生后宫只一人,却始终爱而有度,深爱的,唯天下——这才是帝皇啊。

  李翊江对帝王感情看得通透,他的心性也宽仁,并不认为帝王的后宫就理应深爱帝王,相反,情也不宜深——爱得太深、太痴,而得不到同样的回报,就容易走入偏执:要么疯狂,像柳庶人那般害人害己;要么情深不寿,像神佑的母妃那般抑郁早逝,纵得了“皇后”的追赠又如何?他父皇的心也不会只给慕容皇后一人。

  爱太深,就毁人。

  皇帝李翊江为女儿考虑的未来后君,是和她相敬如宾,共同度过岁月的伴侣,有情,但不痴,这才是理想的帝王和后宫的生活。情不深不痴,昭华才能走得更长远。

  皇帝心中早将此事思虑得周全,沉稳不躁,温声安慰皇后道:“也不是没有收获,好歹咱们将所有的儿郎都看过了,有没有合适的,也有个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