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五章 反击
�们快速作战,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部占领。这跟咱们当初打吐蕃不一样,只要大军攻下逻些,吐蕃王权就自动瓦解了,因为吐蕃人的国家概念在钵教和僧教的宗教统治下已经模糊了,而且没有一个有威望的王。但燕周这边,只要宇文健和他的势力还在,即使咱们攻陷朝格特郡,他的‘行在’,燕周残余政权也还存在:要么在高原上的森林山岭中打游击,要么退到欧罗顿境内,联合这边心向故国的燕周人,继续给咱们制造麻烦。所以,快速战术在攻打西北时就不可行了,必然要因地制宜做出改变。这是一。
“你再看这西北的地形,以草甸子平原居多,但莽莽针叶林和山脉丘岭也不少,这三州有三四成的县堡郡城是依山或靠岭而建,快速战术遇到这种地形就要受阻,而且,山林丘岭地带炮营行军跟不上,很易被熟悉地形的燕周军切成几截,分段击破。故联军行军保持稳健,徐步推进,燕周人就无隙可趁,切不断我们的队伍。这是二。
“我们如此这般,步步为营的推进,就跟堡垒作战一样,燕欧军队无处下嘴,游袭战打不了,但又不能干瞪眼看着,只能跟我们硬战——在平原上,或者围到城池周边来跟我们打,这会省我们很多力气。当燕欧联军退却,我们也不追击,只是按我们既有的节奏向前,蚕食城池,燕欧联军为了阻止我们的推进步伐,就只被我们牵着鼻子走,这样整个战场的节奏就掌握在我们手中。这是三。”
萧琰点点头,她精于武道之战也亲自指挥过兵战,很清楚战斗中掌握节奏是多么重要,那就意味着掌控了战场的走向。
萧琮继续说道:“你看,这西北三州都属于高寒地带,即使夏季雪化也只能种植高寒小麦和青稞,产量都不高。”
他说到这里忍不住感慨,“要说对耐寒作物的培育研究,燕周真是不及乌古斯,眼光不够,以为有了南部产粮区和东部西部广阔的牧场,就不需要对耐寒作物下力气了,坚持投入的决心和魄力都不够,燕周熙宗之后,对西北耐寒作物的研究就基本停了。反观乌古斯,却能坚持百年不懈,据说每年都要拿出财税收入的一成,投入到耐寒土豆麦粟类这个研究的无底洞去。想当初土豆还是咱们大唐最早从南大东洲发现引进,结果五十年后,咱们安北、安西都护府种植的耐寒土豆品种还要从乌古斯引进。”他说着摇头笑起来。
萧琰说道:“这也地理环境逼的。燕周毕竟还有南部的中温地区,乌古斯全境都在寒冷带,南部的春夏季都很短,为了生存问题,这不下死力气去研究都不行啊——当然了,这跟国家的魄力和坚韧性也还是有关的。”她一笑,学乌古斯人耸了下肩膀,“所以,咱们大唐现在是跟乌古斯合作,而不是燕周啊。”
萧琮也哈哈笑起来。
接着之前的解说继续道:“加上燕周西北这三�
“你再看这西北的地形,以草甸子平原居多,但莽莽针叶林和山脉丘岭也不少,这三州有三四成的县堡郡城是依山或靠岭而建,快速战术遇到这种地形就要受阻,而且,山林丘岭地带炮营行军跟不上,很易被熟悉地形的燕周军切成几截,分段击破。故联军行军保持稳健,徐步推进,燕周人就无隙可趁,切不断我们的队伍。这是二。
“我们如此这般,步步为营的推进,就跟堡垒作战一样,燕欧军队无处下嘴,游袭战打不了,但又不能干瞪眼看着,只能跟我们硬战——在平原上,或者围到城池周边来跟我们打,这会省我们很多力气。当燕欧联军退却,我们也不追击,只是按我们既有的节奏向前,蚕食城池,燕欧联军为了阻止我们的推进步伐,就只被我们牵着鼻子走,这样整个战场的节奏就掌握在我们手中。这是三。”
萧琰点点头,她精于武道之战也亲自指挥过兵战,很清楚战斗中掌握节奏是多么重要,那就意味着掌控了战场的走向。
萧琮继续说道:“你看,这西北三州都属于高寒地带,即使夏季雪化也只能种植高寒小麦和青稞,产量都不高。”
他说到这里忍不住感慨,“要说对耐寒作物的培育研究,燕周真是不及乌古斯,眼光不够,以为有了南部产粮区和东部西部广阔的牧场,就不需要对耐寒作物下力气了,坚持投入的决心和魄力都不够,燕周熙宗之后,对西北耐寒作物的研究就基本停了。反观乌古斯,却能坚持百年不懈,据说每年都要拿出财税收入的一成,投入到耐寒土豆麦粟类这个研究的无底洞去。想当初土豆还是咱们大唐最早从南大东洲发现引进,结果五十年后,咱们安北、安西都护府种植的耐寒土豆品种还要从乌古斯引进。”他说着摇头笑起来。
萧琰说道:“这也地理环境逼的。燕周毕竟还有南部的中温地区,乌古斯全境都在寒冷带,南部的春夏季都很短,为了生存问题,这不下死力气去研究都不行啊——当然了,这跟国家的魄力和坚韧性也还是有关的。”她一笑,学乌古斯人耸了下肩膀,“所以,咱们大唐现在是跟乌古斯合作,而不是燕周啊。”
萧琮也哈哈笑起来。
接着之前的解说继续道:“加上燕周西北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