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第三三九章 阴影中的手
��立先知唯一的孩子,女儿法依玛的后代为哈里发,才是回归先知的血缘正朔。

  两派的对立无法统一,造成了政治和军事上的分裂,但宗训派的势力是主流,伊玛派被镇压,最后只得离开大食本土,北迁大食征服的新领土埃及,居于一隅悄然发展,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势力发展壮大……这当中还有大唐暗地里的“资助”。

  保持两派的分裂,才符合大唐的利益。

  李毓祯端起八宝茶抿了一口,眸子掠过粉彩瓷盖碗上的金菊花,眼神有着锋利。

  艾马亚、图伦,两个哈里发打起来是最好……能最快削弱大食国的实力。

  但,事情不一定就是朝着大唐希望的方向发展,也可能在大唐和乌古斯联盟西进的威胁下,宗训派和伊玛派暂时搁置内争,一致对外。这是最坏的情况,李毓祯也必须考虑到,并提前安排。

  她一边思忖,一边听梁墨全的禀报。

  “突厥和波斯联军已经占据北部、东部、东南部共五个半省,约占波斯的三分之一。突厥与波斯联军号称一百万,实际五十万左右,突厥骑兵约占二十万。”

  这是波斯行省的“叛乱”。

  西边埃及、东边波斯,这是大食国东西起火的内乱。

  李毓祯放下茶盏,看了一会悬挂的地图。

  她淡漠的声音说道:“也就是说,艾马亚九世要想两边平叛,需要九十万军队?”

  梁全墨谨慎的回答:“从兵员数量对比上是如此。”

  但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不仅仅是兵员数量,还要看双方的综合实力对比,包括战斗力、装备、后勤支持等等。加入这些因素,艾马亚九世要想平叛,估计最少也得出兵六十万军队。

  李毓祯思索的,是艾马亚九世的选择——战?还是和谈?

  如果大唐和乌古斯没有灭掉燕周,就算平叛需要百万军队,艾马亚九世也必定毫不犹豫的选择“安内”,他不可能容忍帝国内有另一个哈里发的存在。然而燕周被灭——这是一个世界诸帝国承认的大帝国,不是王国,一个帝国的灭亡无疑会引起其他帝国最大的警惕和不安,艾马亚九世考虑“攘外”就不是不可能。何况,按靖安司的情况,欧罗顿皇帝已遣使达马斯,游说艾马亚九世暂时放下神圣教和真主教的“圣战”,先联手对抗“最邪恶的东方帝国”……这个“最邪恶”的东方帝国当然是指大唐。李毓祯眸底又掠过锐色,还有国内反天启派也在达马斯暗地里宣扬“大唐灭世论”,当她不知道?

  暖阁内另一位禀事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