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O六章 情明如心镜
��只是人皆有所重。

  但恰恰私德上的这点瑕是萧琰所鄙夷的,元微之再好也是其他方面,至于怀念亡妻的深情,那真是不提也罢。

  萧琰静静看着流水中的画面,心中静静回响着沈清猗说的那句:“若是真爱,首要尊重、克制。若连这都做不到,何谈深情?不过图自己欢快罢了。”……良久,她微笑起来。

  心念一动,画面如流水般淌去。

  光影一幅幅流过,萧琰静静看着,又定住其中一帧。

  那是四哥的休沐日,她在承和院与兄嫂一起午膳,膳后在湖边草坪上散步,一边聊着《大唐世说新语》的趣话,说到章宗时的尚书令荀朴,当初中进士后被礼部宋侍郎家的嫡女相中,宋母嫌他家境清苦,宋二娘子却说“贫小事尔,人品贵重”,荀朴知后,说道:“有此言者,人品贵重。”郑重上门求娶。婚后夫妻感情甚笃,宋二娘子脾气有些急,小事就能上火,荀朴总是宽容沉默,私下对友人笑说:“婚姻就是饭,静心吃饭,少说话。”与妻子恩爱四十年不变,时人笑称他“吃饭相公”,也是赞他情深。

  四哥微笑点头,对荀朴的史观极好,称赞道:“荀文端公忠于君,体于国,仁于民,敏于事,又能容于爱,贞于情,可谓内外咸美之君子。”

  沈清猗轻呵一声。

  这轻呵声淡淡凉凉的,萧琰看向四哥,都有种不好的感觉。

  这是……又要讲冷笑话的感觉?

  萧琰咳一声,“姊姊有不同看法?”

  沈清猗淡然说道:“当年荀六在家乡颖川已有一位恋人,出身荥阳郑氏,但已是远支,其父兄皆无官职,相比起来,自是书香望族、官宦世家的宋家对他的仕途进取更有益,权衡得失后,弃郑九娘而求娶宋二娘子。”

  萧琰和四哥都惊愕不已,荀文端竟还有这等事?

  沈清猗淡冷的声音剖析荀朴:“虽然出身乙姓荀氏,但已是远支,七岁父亲早逝,家中甚贫,或因家境之故,对贫弱有怜悯——其母郑夫人贤德也有教育之功——少年时曾挺身而出,救助被权贵子欺凌的贫弱兄妹,恰被与郑母同出郑氏的郑九娘乘车遇见,继而钟情。郑九娘容貌端方称不上美,但温柔善良,常扶助贫弱幼孤,又有才气,与荀六性情相得,这是荀六钟情她的原因。可惜,郑九娘只看中了荀六的温文朴厚、有才华,又爱他怜惜弱小、见义勇为的品格,却不知,荀六的品性中以追逐权势、实现他的抱负为重。品性不谐,纵一时相爱,也是分飞之局。”

  萧琰和四哥默然一阵,相对而叹。

  说荀朴负心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