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七章 爆炸
�这不可能”。

  太子都说了“要敢想,异想天开都可以”。

  何况发明创造就是如此,要敢想,放开了想,□□出来之前,谁能想得到没有习武的普通强壮男子,在经过短短一个月的训练后,就能以一杆□□打死三十丈外的铠甲士兵呢?——士兵是假的,但铠甲是真的,到了战场上,那就是敌军。

  李毓祯给了一棒子又给甜枣,“不过,比起以前有进步了,院里要给记功。”院正赶紧应是,心里松了口气,左院丞也松了口气,心想太子还是讲理的。

  李毓祯又开始鼓励,“但还要再接再厉!这样的枪,上不了战场,比起□□大不如。你们要敢想敢干,造出宗师都要退让的神枪。”

  众人大受振奋,齐应一声:“诺!”

  近午时分,李毓祯离开了靶场,虽然对火绳枪的成果不满意,但□□的方向是对的:枪手比弩手、弓箭手的训练快多了,也比步军刀枪兵的训练快,而且花费还更少,假以时日,必能大批量替换刀枪□□。当然,这要取决于技研院的研发进度。

  还有相当重要的一点,也是太上皇重视□□研发的目的,那就是必须有一种武器,能够让普通人抗衡武者。

  这天下还是普通人居多,不是人人都有习武的资质,也不是人人都能习武有成,武者终究是少数的,但这少数的武者,因为拥有强大的个体实力,而实力强往往伴随着不服管束,扰乱法治,必然对普通人造成威胁;而武者势力的强大,也会威胁国家统治,这是任何帝王都不能容许的,也是朝廷必须考虑的维护社会安定问题。

  但是,大唐不能禁武——道理就是高宗皇帝说的:“因为惧怕影响统治而禁武或废武那是因噎废食,武道是强者精神,奋斗、拼搏、顽强、永不屈服、不懈前进,这也是大唐的精神,大唐因武而强大,唯因武刻进骨方成精神,这是大唐的脊梁,不能倒。”

  但是,武者也必须要有强力的束缚,所以高宗皇帝提出了:“国家既要以武制武,以武者制武者;更要以技制武,这是制衡武者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高宗皇帝提出并制定的“以技制武”方略一直被世宗及以后的皇帝忠实执行,而火药的研发,火炮、□□的立项,就是因为这个方略而被重视。

  李毓祯是武道宗师,但她更是大唐的太子,未来的皇帝,要立于一国统治者的高度看问题,高宗提出的方向无疑是英明正确的,大唐军工技术发展的如此迅猛,一方面是强军强国的需求,而另一方面,便是来自于武道的压力。

  李毓祯吸抬头望向山坳外的天空,辽阔深远,蔚蓝直延到天际。她回头吩咐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