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章 宏愿
��子万岁!”

  这些吼声,一浪一浪的传出去,如海啸一般,很快,京畿各地都是一片激荡的万岁声。

  这一刻,大唐帝国的军心无比凝聚,大唐帝国的民心也无比凝聚。

  太庙前已经跪了乌泱泱的一片。

  太上皇立在汉白玉石阶上,仰望天空,眼中泛起了欣慰的泪花——这就是他挑选的继承人啊,皇天不负!

  圜丘祭台上的皇帝也仰望天空,眼眶湿润,合揖一拜,高声道:“苍生庇佑!天佑大唐!”

  祭台下的文武百官都拜了下去,人人心中百感交集,拥护派和中立派都激动的跟着呼道:“苍生庇佑!天佑大唐!上皇万岁!陛下万岁!太子万岁!”

  祭台之下,唯立着那位面相狰恶的高僧,他双手合什道了一声佛:“无量寿佛,发此宏愿,善哉!”

  李毓祯发下的是一个宏愿。

  宏愿是不能乱发的,也不是谁都能发。

  佛门和道门中修功德道的都会发下修道誓言,怀着悲悯苍生之念,以真诚不二之心,许下救渡众生的愿望誓言,称为宏愿。一旦许下宏愿,就会根据誓愿的难度和善念,吸纳功德之力,助其修为上升。只要发愿者不违背自己的誓言,就能从宏愿中获得力量。宏愿越难,积累功德越多,获得的力量就越大。最艰难的宏愿莫过于佛陀许下的“一切众生诸根完具,无诸疾苦,寿元无量”,如果誓愿达成,凡是佛陀所在净土世界的众生,都不会有任何疾病,永生不死——佛陀许下此宏愿,便天降功德,助其成道;而他们佛门在世间传道,普渡众生,就是为了完成佛陀的宏愿。当然李毓祯不是佛陀,所发下的宏愿也不可能如佛陀般宏大。

  而她承受了大唐隆盛的国运,十二代先皇治世累积的功德信力,以及亿万子民的祈福念力——这些信仰之力不是白得的,所谓因果福报,得了福业,就要有回报:回报大唐国势昌隆,千年不堕;回报大唐子民得享温饱,安享太平,千年不易。

  另一方面,从武道来讲,她因得了庞大的信仰之力而使神魂、修为飞速提升,但信仰之力易得也易失,盖因人心善变,要维持她提升的境界不掉下去,就必须维系百姓对她的信仰不堕——做出功德,维持苍生信仰,就是必须的。

  当然,如果她凭自己的武道修为增长上去,即使有一日撇除掉信仰之力,也不会掉下她的境界。而以她的资质来讲,大约二十年就可凭自身修为达到洞真境大圆满,冲击先天。

  而今她发下宏愿,瞬间爆发出的军民信仰力必定成倍增加,只要她愿意,此时就可凭信仰之力一举冲上先天境——以信仰之力晋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