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章 立储波澜(二)
��然一片冰凉,他知道自己和太上皇十几年的君臣情谊,就在这一刻裂开了缝。

  皇帝说道:“你三人叩安罢。中书令、侍中、门下侍郎留对。”

  “喏。”坐榻上的三人揖手应道。

  魏重润与张夷直、郑执中二人叩首起身退殿。

  三人俱沉着脸,一路无话的出了紫宸门,又过宣政门,昭庆门,光范门,在下马桥各自上马,从建福门出宫,候在宫门外的随从迎上来,魏重润便要拱手与张、郑二相告辞,张夷直却凑近低声道:“魏相可知,我和郑相在殿中为何要极力反对此事?”

  魏重润目光一顿,但见这两位神色幽深莫测,很明显的表露出——有内情。

  张夷直呵呵道:“八月桂子飘香,丹桂楼的桂花开得极好,十五年的桂花陈酿配上新鲜的桂子蜜鸭,美味京都一绝——魏相,今日我作东,有请你和郑相赏光。”

  郑执中哈哈道:“那可要好好宰你——魏相,请。”

  魏重润目光深深,抬手打了个拱,“请。”

  ……

  在紫宸殿留对的三位宰相直到酉时初才出殿,裴昶和崔希真的步履沉稳,邵崇廉的步子却有些飘——太上皇说的事让他惊撼,而此时,他已经站在独木桥中间,无论向前走还是向后走,都有可能跌落深渊,不得保全。

  他究竟是向前,还是向后?

  邵崇廉心里惶惧,一个选择错误,到时跌落深渊的就不仅仅是他自己,还有整个家族。

  临别时,裴昶和崔希真意味深长的一句“幼清相公珍重”,更是让他背上沁出冷汗。

  ……

  太上皇和皇帝出殿入了东暖阁,控鹤府少令施自英入内禀道:张、郑二位相公与魏相公聚于丹桂楼。

  太上皇叹息一声,说道:“大浪淘沙……魏景深不是泥沙,可惜金沙也是沉河的,不会随着大浪滔滔前进。”

  皇帝沉默了一会,“……可惜了。”

  朝廷六位宰辅中,唯有魏重润私心最少,一心为民,只可惜,“天下为公”的宰相未必会和他们一条道。

  太上皇的目光变得冷利,“大浪淘沙,今日还试出了个张坦夫!——吴郡张氏,人人以为的‘太子派’,呵呵!”太上皇笑得令人发寒,“真是隐藏得深啊。”

  ……

  宋国公府。

  世子崔光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