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O六章 交情
sp;终南山上寺庙道观很多,道观中以宗圣观为最大,也最有名。一千八百年前道教之祖老子就是在这里的观星楼台著《道德经》传弟子尹喜,而后尹喜建楼台为观,成为天下道林张本之地,但在战国之后就衰落了,直到五百年前被道门领袖三清宫统辖,将之作为俗世传法的道观扶持,渐渐恢复盛况,到大唐太宗时代,已经是道教文法第一观了,每日都有上千信众到观中上香敬拜神仙、捐献香油钱,也有从各地和各国来的法师络绎不绝求取经学,被称为“楼观台”的说经台上每月逢三、六、九日都有讲经会,讲经辩经,还有国内许多知名居士入住观中,与高道和中外道友一起探讨经学,所以道观的建筑规模很宏大,除了供奉神仙的大殿和说经台宏大外,供人住的客舍厢房就有上千间之多,并且沿山林地势修了不少幽静的独立小院,供重要客人居留,萧迟和萧凉就是住在观内隔着田峪的一座幽僻小院中。

  三人自是没有从道观山门入,而是从田峪峡谷越过,回到绿树竹林环绕中的三田舍,这才细说起晋阶时发生的事。

  萧琰听得目瞪口呆,没想到当时竟这么凶险。

  她最惊讶的还是那声梵唱,心想难道当时自己在紫府听到的梵唱不是莲台发出,而是真真实实发生在外界的?或者说,那其实是两道梵唱?

  那声梵唱的威力更让她惊震,脸上流露出的表情都有些呆,“……然后,一切都消弭了?郑王肃王他们就这么吓走了?”那可是四大先天啊。

  萧凉感受最深刻,肃穆的道:“那一瞬,一切成了虚无,无论是郑王他们的神念攻击,还是我们的神念屏障,都成了虚无玉堂金门。只有一个感觉:空。无边无尽的空,神圣浩大的空。”

  萧琰忽然想起母亲刻的那一个“空”字,那种无边浩大的空,不由得心生神往。

  萧凉客观说道:“郑王四人当然不会因为一声梵唱吓走,只是清楚,破坏你晋阶已不可能,索性退去。”

  萧迟冷笑说道:“这群老朽真是越活越回去,没想到真个不要面皮,竟对后辈晋阶下手。”暗忖自己对这帮老朽的不要脸还是低估了,若不然,怎么着都要坚持在龙首原决战,好让萧琰突破时能赶去天策书院晋阶,那里的晋阶石室埋设有防护阵法,就不会有鹰嘴岩那样的危险了。不过,行险后的结果是不错的,一则少欠天策书院一份人情,二则,逼得梵音寺出手表明态度——不枉她行此险招。

  萧琰好奇的问道:“那位高僧是梵音寺哪一位大师啊?”能让郑王四位皇族先天都顾忌的,肯定是梵音寺的先天高手而且还很有地位。

  心想:莫非是度因住持大师?——其实梵音寺里她就认识这一位。

  萧凉看了堂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