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O二章 挑战
必定是比其他各道都建立得更快,实施得更好,河西民众最感激的是谁?还是萧氏。

  “所以说,你父亲是个聪明人,借力使力,自己只付出一小部分,而将别人的资源,全部转化成了为他谋利益——嫁衣神功练得出神入化了。这就是阳谋!朝廷知道了,能不给河西拨款兴建医疗吗?不能,否则河西民众的愤怒就会集中对向朝廷;河西的权贵豪富能不捐款吗?不能,因为他们不能得罪了萧氏,何况不支持公利的名声传开,也会引起河西民众的鄙夷和愤怒。这个大势是沈至元造成的,但你父亲在对沈至元的愤怒之后,没有因为愤怒阻挠她的议案,而是果断、积极的利用了这个大势,让这个大势为己所用,谋取最大利益,这才是一个冷静理智的上位者所为。显然,你父亲在这方面很优秀。”

  李翊浵叙述事情平静又客观,既嗤笑说萧昡奸诈耍手段,为萧氏谋取利益,将朝廷和河西其他世家豪门都当成踏脚石,却又称赞他是一个合格的大家族领导者。

  这是萧琰越来越喜欢亲娘的原因之一。

  她的亲娘是一个真性人,这个真性,是说因为活得恣意任性,不掩饰不矫饰,毫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会因为立场,影响她的观点。她对阿父就是这样,既嗤他谋算朝廷图利益,也赞他冷静有谋略,萧琰就喜欢这种一是一二是二的为人处事,她自己就是这样。……其实她跟亲娘还是有些相似的吧,萧琰微微笑着想。

  因为阿娘在信中表现出的平静态度,萧琰看信也很平静。当然,让她更平静的是,她知道,萧氏是真正想让河西的百姓过得好,让河西变得富有强大。就像大唐帝国的皇帝将“强民,育民,富民”当成君主的责任一样,他们萧氏也是将河西的富强当成自己的责任。因为在萧氏的心中,河西就是自己的。萧氏在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每一步都是为了这个目标。

  萧琰心中也有愁绪。她喜欢大唐这个帝国,喜欢大唐帝国的国风,喜欢这个帝国的尚武尚强,蓬勃向上的生机,永远向前,永不停步,努力创造,勇于试新,不惧怕一切困难和挑战,强大,坚定,又宽博。她心想,没有哪个帝王有高宗这样的魄力,敢于为自己的子孙制造强大的臣属,让他们在挑战中变强,奋进,永远保持前进的动力——如果大唐皇族保持这样的作风,高宗说要缔造的千年帝国,真的很可能实现。

  萧琰喜欢这样的大唐,却更喜欢萧氏,那是她的家族,是一个优秀的、让她生出深深认同感归属感的家族,剑与兰,锋锐与优雅,坚强与柔和,苍鹰立在家庙上,展翅向天。萧氏就像大唐的国风一样,坚定,坚强,勇于向前,开拓奋进,她相信萧氏也有着高宗那样的魄力,因为已经有那样的典范,大唐已经是那样的帝国,萧氏如果不挑战自己,不让自己的孙子承受压力奋进强大,即使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