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O一章 聪明人与强者
但吴兴皇甫氏不一样,它与安定皇甫氏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如果归回本宗,家族发展就不止于湖州了。不过这也要看皇甫家的想法,如果没有野心,独立为宗还自在一点。
萧琰又一想,或许这不完全取决于皇甫家自己的想法,湖州那边可能会去信给姊姊,问她的意见,毕竟太医令可是冲着姊姊才递出月桂枝的。
“说皇甫康永是聪明人,向吴兴皇甫氏递出月桂枝只是一方面——不论吴兴那边是否乐意归宗,他向沈至元示好的用意已经达到了。这位聪明人做的最聪明的事,是第一时间去了墨太平的家。
“魏景深见了墨太平,总得有人将那份抄本递到墨太平手中去。魏景深不会做这事,他是宰相得处事谨慎,不能将朝廷的章札私递外人,即使墨太平守口如瓶,魏景深也不会给人留下这个把柄。若不是皇甫康永去了墨家,也会有人赶着为宰相办好这件事,京中寒门官员多的是,能揣摩到宰相心思、有胆色抓着这机会的人不少。
“皇甫康永为了皇甫家的利益,必须推动这个议案实施,一早就与魏景深一个立场。既然注定要得罪那几位世家宰相,倒不如一开始就积极站位,还能被魏、邵二相看重,以后都会施加援手。更进一步看,他这么做,是向昭华表忠心,就算这个议案没通过,他谋的也是长远,昭华主政后,难道不会重提这份议案?那时会更加重用他们皇甫家。”
萧琰心道,果然都不是简单的。
“第四个聪明人,是墨太平。这件事能这么快被整个京都百姓知晓,内容还传得那么详细,要说没有人在暗中推动,谁会相信?京都有能力做到这种事的人当然不止墨太平,但政事堂几位宰相首先怀疑的就是他,谁让魏景深去见了他呢?但谁能抓住墨者社行事的把柄?说墨者私印张贴发散小报?证据呢?大唐可不允许捕风捉影入罪,或者御史的风闻奏事权针对一个平民?”
萧琰看到这噗哧一笑丐世神医。
没错,帝国有名的大人物,鼎鼎大名的墨家文宗首领,人称墨者太平的,他就是一个平民,官府户籍档上登记的是“匠户”。当然人人都知道这位墨者首领绝不是普通工匠,但问题是,他就是无官身,无士籍,纠察百官的御史风闻奏事去弹劾一位匠户?别逗了!御史台绝不想有这笔黑历史,被谏议院翻出来嘲笑。
没过几天,李翊浵又一封信过来。
“昨日落衙后,太学、国子监几位经学深醇的博士在高密郡公孔学士家里品茶议经,其中有同为翰林苑学士的叶弘叶士广,这位叶学士被誉为当今墨学经义第一,和高密国公一样,也兼着太学、国子监的经学博士。议经中就聊到了当前的热门话题,叶学士说利民利国,又说前日和墨太平聊到这事,�
萧琰又一想,或许这不完全取决于皇甫家自己的想法,湖州那边可能会去信给姊姊,问她的意见,毕竟太医令可是冲着姊姊才递出月桂枝的。
“说皇甫康永是聪明人,向吴兴皇甫氏递出月桂枝只是一方面——不论吴兴那边是否乐意归宗,他向沈至元示好的用意已经达到了。这位聪明人做的最聪明的事,是第一时间去了墨太平的家。
“魏景深见了墨太平,总得有人将那份抄本递到墨太平手中去。魏景深不会做这事,他是宰相得处事谨慎,不能将朝廷的章札私递外人,即使墨太平守口如瓶,魏景深也不会给人留下这个把柄。若不是皇甫康永去了墨家,也会有人赶着为宰相办好这件事,京中寒门官员多的是,能揣摩到宰相心思、有胆色抓着这机会的人不少。
“皇甫康永为了皇甫家的利益,必须推动这个议案实施,一早就与魏景深一个立场。既然注定要得罪那几位世家宰相,倒不如一开始就积极站位,还能被魏、邵二相看重,以后都会施加援手。更进一步看,他这么做,是向昭华表忠心,就算这个议案没通过,他谋的也是长远,昭华主政后,难道不会重提这份议案?那时会更加重用他们皇甫家。”
萧琰心道,果然都不是简单的。
“第四个聪明人,是墨太平。这件事能这么快被整个京都百姓知晓,内容还传得那么详细,要说没有人在暗中推动,谁会相信?京都有能力做到这种事的人当然不止墨太平,但政事堂几位宰相首先怀疑的就是他,谁让魏景深去见了他呢?但谁能抓住墨者社行事的把柄?说墨者私印张贴发散小报?证据呢?大唐可不允许捕风捉影入罪,或者御史的风闻奏事权针对一个平民?”
萧琰看到这噗哧一笑丐世神医。
没错,帝国有名的大人物,鼎鼎大名的墨家文宗首领,人称墨者太平的,他就是一个平民,官府户籍档上登记的是“匠户”。当然人人都知道这位墨者首领绝不是普通工匠,但问题是,他就是无官身,无士籍,纠察百官的御史风闻奏事去弹劾一位匠户?别逗了!御史台绝不想有这笔黑历史,被谏议院翻出来嘲笑。
没过几天,李翊浵又一封信过来。
“昨日落衙后,太学、国子监几位经学深醇的博士在高密郡公孔学士家里品茶议经,其中有同为翰林苑学士的叶弘叶士广,这位叶学士被誉为当今墨学经义第一,和高密国公一样,也兼着太学、国子监的经学博士。议经中就聊到了当前的热门话题,叶学士说利民利国,又说前日和墨太平聊到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