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章 谁的利益
�有坚决拒绝,魏重润心里又多了两分成算。
堂议的开始是不温不火的。
照例是堂吏先读议案札子,然后退下,魏重润作为议案提交者,便需当先陈情。
他说:“何谓公利疾预卫生体制?”
这是沈清猗上疏的核心,也是新体制的名称。
体制,不仅仅是一个制度,一个法令,而是多个制度法令的集合,以及执行这些制度法令的专门机构,就和之前通过的平民住房贷议案一样,将构成一个新的制度官署体系。所以,沈清猗这份上疏,不仅仅是建一项制度,而是建一个体系,并且是以前没有的体系,必定要涉及庞大的人、财、物的投入,以及新的官署、新的官职的建立……而后者,沈清猗在札子中也有清晰的述及。
堂中诸相无论是观望还是不支持,但从上疏内容而言,都得赞一声大才——不愧是世家出来的!当然后面这句是世家宰相的想法。但即使魏、邵二人得知这想法,也不得不承认,除非甲姓世家这种不缺资源的,寻常的官宦之家和书香之家当然是紧着资源培养家中男孩儿,即使重视女孩儿的教育,也比不得世家的资源投入,而且还有那种学习氛围。
“公利者,公众也……”魏重润侃侃而谈,声音沉稳,浑厚,悦耳,平静中又蕴有一种独特的力量,富有感染力,很容易将人带入他的氛围里。
但世家宰相们个个精明世故,魏重润的声音再动人,也无法打动他们。
能让他们动心的,只有利益。
……
此时,在距离京城十分遥远的安东都护府内,两位年轻的小娘子也正在说“公利”和“民利”,这是书院留的暑期功课之一。当然,她们并不知道,正在碰头讨论的功课,正是帝国宰相们在政事堂严肃议论的话题。
“我觉得,要先阐述清楚这两者的概念,和范围对象,知道它们的共通点和区别,才能围绕这个,写出观点清晰的命题策论。”眼睛圆圆,年龄略小的女孩儿说道。
“那是当然的。”另一个年龄稍大,却也只有十三四的女孩儿道,“那你先说公利是什么?”
“我知道!”十一岁的女孩儿摇头晃脑,仿佛背课本一般,“弘治十六年,世宗皇帝在长安建立第一座公利图书楼,张贴的敕榜中就说了:公利,公众之利也,公共,公有,公用,不论士农工商,凡大唐之民,均有使用之权利。”她笑嘻嘻补充,“就好像道路,行道树,水井,公共灯杆,公共马车,站台,哈哦……还有公溷……都是公利设施,谁都有权利使用。当然破坏了也要交罚金,因为损坏了公有的利益。其实我觉得跟民�
堂议的开始是不温不火的。
照例是堂吏先读议案札子,然后退下,魏重润作为议案提交者,便需当先陈情。
他说:“何谓公利疾预卫生体制?”
这是沈清猗上疏的核心,也是新体制的名称。
体制,不仅仅是一个制度,一个法令,而是多个制度法令的集合,以及执行这些制度法令的专门机构,就和之前通过的平民住房贷议案一样,将构成一个新的制度官署体系。所以,沈清猗这份上疏,不仅仅是建一项制度,而是建一个体系,并且是以前没有的体系,必定要涉及庞大的人、财、物的投入,以及新的官署、新的官职的建立……而后者,沈清猗在札子中也有清晰的述及。
堂中诸相无论是观望还是不支持,但从上疏内容而言,都得赞一声大才——不愧是世家出来的!当然后面这句是世家宰相的想法。但即使魏、邵二人得知这想法,也不得不承认,除非甲姓世家这种不缺资源的,寻常的官宦之家和书香之家当然是紧着资源培养家中男孩儿,即使重视女孩儿的教育,也比不得世家的资源投入,而且还有那种学习氛围。
“公利者,公众也……”魏重润侃侃而谈,声音沉稳,浑厚,悦耳,平静中又蕴有一种独特的力量,富有感染力,很容易将人带入他的氛围里。
但世家宰相们个个精明世故,魏重润的声音再动人,也无法打动他们。
能让他们动心的,只有利益。
……
此时,在距离京城十分遥远的安东都护府内,两位年轻的小娘子也正在说“公利”和“民利”,这是书院留的暑期功课之一。当然,她们并不知道,正在碰头讨论的功课,正是帝国宰相们在政事堂严肃议论的话题。
“我觉得,要先阐述清楚这两者的概念,和范围对象,知道它们的共通点和区别,才能围绕这个,写出观点清晰的命题策论。”眼睛圆圆,年龄略小的女孩儿说道。
“那是当然的。”另一个年龄稍大,却也只有十三四的女孩儿道,“那你先说公利是什么?”
“我知道!”十一岁的女孩儿摇头晃脑,仿佛背课本一般,“弘治十六年,世宗皇帝在长安建立第一座公利图书楼,张贴的敕榜中就说了:公利,公众之利也,公共,公有,公用,不论士农工商,凡大唐之民,均有使用之权利。”她笑嘻嘻补充,“就好像道路,行道树,水井,公共灯杆,公共马车,站台,哈哦……还有公溷……都是公利设施,谁都有权利使用。当然破坏了也要交罚金,因为损坏了公有的利益。其实我觉得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