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八章 内情
先天宗师是天下最巅峰的武力。
一个甲姓世家如果没有先天宗师,虽然不至于跌出甲姓,但也会落到甲姓底端——没有最高的武力镇场,与其他甲姓相争,说话都不硬。
而皇族有多少先天宗师,没有哪个世家确切知道。
虽然可以从洞真境后期圆满、并且多年未曾现身的皇族后天宗师来推测,其中有多少人有可能晋入先天,但这个推测是不准确的。而且数字很吓人,世家是不愿相信的。
但是,皇族的先天宗师绝不止明面上的两位天院祭酒,霍王与申王。
霍、申二王接掌天院是在敬宗朝,至今也才四十多年,以先天宗师的寿命,至少前任两位祭酒肯定还健在;还有章宗之子英王,年轻时武道天赋就惊人,为此放弃了与敬宗争夺皇位,而在圣人长治十年时,就听说英王已经洞真境后期大圆满并闭关了,之后便没了消息,很大可能是已经晋入先天了;加上控鹤府那位内侍大令李祉,这就是六位先天了。但肯定不止这个数,保守估计,至少也有十人。
而世家中最强的兰陵萧氏,也只有四位先天,其中一位还是寒门出身的外姓宗师,被萧氏收拢尊为供奉。皇室肯定也有寒门先天,虽然寒门出身的先天宗师不多,但听说名姓的也有四五位,被皇室收拢二三的可能性极大。
这就是李唐王朝能够统治二百六十载,迄今仍然统治稳固的重要原因,除了兵权外,最巅峰的武力值也稳压所有世家。
这也是萧氏虽然一直在暗中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却不敢与皇室撕破脸的主要原因。
但若皇族的先天分裂为两派势力,这对萧氏来说,就是一桩极有利的事。
先天宗师往往不是一个人,还代表了他身后的势力。无论世家还是皇族,宗师都是有自己的派系的,因为家族庞大,先天宗师不可能都出自嫡系或一个分支,有的宗师甚至已经出了五服了,放在皇族,就是遥远的宗室。因大唐实施的是降等袭爵制,包括皇族在内,如果没有出色的后代,可能就是“坐吃山空”,等着爵位降到底,这样的宗室分支很多,除了一个宗室身份外,跟普通士家也没多大区别了。所以,分支一旦出现一位先天宗师,整个分支都会受益,先天宗师自会提携自己的家人亲族,整个分支也会聚拢在先天身后,成为这位宗师的势力。
可以说,天策书院每位先天宗师身后,都有各自的势力,代表陇西李氏的一个分支。对外的时候,当然是团结的皇室先天群体,但内部,谁说没有利益争斗呢?只不过,以前没有发生过皇族先天在立储上的内讧——或者有,但可能只是微小的波澜,还未被外界所察觉,就已经平定了。
一个甲姓世家如果没有先天宗师,虽然不至于跌出甲姓,但也会落到甲姓底端——没有最高的武力镇场,与其他甲姓相争,说话都不硬。
而皇族有多少先天宗师,没有哪个世家确切知道。
虽然可以从洞真境后期圆满、并且多年未曾现身的皇族后天宗师来推测,其中有多少人有可能晋入先天,但这个推测是不准确的。而且数字很吓人,世家是不愿相信的。
但是,皇族的先天宗师绝不止明面上的两位天院祭酒,霍王与申王。
霍、申二王接掌天院是在敬宗朝,至今也才四十多年,以先天宗师的寿命,至少前任两位祭酒肯定还健在;还有章宗之子英王,年轻时武道天赋就惊人,为此放弃了与敬宗争夺皇位,而在圣人长治十年时,就听说英王已经洞真境后期大圆满并闭关了,之后便没了消息,很大可能是已经晋入先天了;加上控鹤府那位内侍大令李祉,这就是六位先天了。但肯定不止这个数,保守估计,至少也有十人。
而世家中最强的兰陵萧氏,也只有四位先天,其中一位还是寒门出身的外姓宗师,被萧氏收拢尊为供奉。皇室肯定也有寒门先天,虽然寒门出身的先天宗师不多,但听说名姓的也有四五位,被皇室收拢二三的可能性极大。
这就是李唐王朝能够统治二百六十载,迄今仍然统治稳固的重要原因,除了兵权外,最巅峰的武力值也稳压所有世家。
这也是萧氏虽然一直在暗中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却不敢与皇室撕破脸的主要原因。
但若皇族的先天分裂为两派势力,这对萧氏来说,就是一桩极有利的事。
先天宗师往往不是一个人,还代表了他身后的势力。无论世家还是皇族,宗师都是有自己的派系的,因为家族庞大,先天宗师不可能都出自嫡系或一个分支,有的宗师甚至已经出了五服了,放在皇族,就是遥远的宗室。因大唐实施的是降等袭爵制,包括皇族在内,如果没有出色的后代,可能就是“坐吃山空”,等着爵位降到底,这样的宗室分支很多,除了一个宗室身份外,跟普通士家也没多大区别了。所以,分支一旦出现一位先天宗师,整个分支都会受益,先天宗师自会提携自己的家人亲族,整个分支也会聚拢在先天身后,成为这位宗师的势力。
可以说,天策书院每位先天宗师身后,都有各自的势力,代表陇西李氏的一个分支。对外的时候,当然是团结的皇室先天群体,但内部,谁说没有利益争斗呢?只不过,以前没有发生过皇族先天在立储上的内讧——或者有,但可能只是微小的波澜,还未被外界所察觉,就已经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