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O章 灭蕃之战(四)
粮食的农耕之地,也是水草丰美的畜牧之地——象雄太贫瘠,俄松王子也是看不上的。他率领三四万人车马辘辘满载财物粮食的出城,当然没法悄无声息的走。丹巴闻报后怒红了眼,就要派军拦下。

  大相韦杰益西劝住了他,说这些人的心已经分裂了,强留下来不齐心,没准还成祸害;再说唐军就要打过来了,这个时候自己人就不要打了,省得折损了人马,等打退了唐军,再与二王子算账不迟。

  丹巴听了他的劝,但派军队将俄松的粮食扣了下来,只留给了他四五车,理由很堂皇:胆小鬼想走可以,粮食要留下来作守城之用。这些粮食是俄松的“家粮”,包括随附部族的粮食在内,都是属于他这个大领主所有,按制王宫是不能强征的,但此时俄松却只能交粮,否则就要引起城内的愤怒的,就当拿粮买路,他心里愤愤的想着。丹巴觉得很乐呵,虽然被狼心狗肺的弟弟拉走了两万军队,但同时少了五万人吃粮,而且多出了一百多车粮食,还是很合算的。

  俄松走了没两日,东路唐军就开至逻些城下了。

  丹巴依桑加法王之策,在唐军正扎营时派出五万骑兵突袭。然而唐军早有准备,三万龙武军将吐蕃军打得居于劣势。城内见势不好,又派出五万骑兵,被唐军三万军队截住,打着打着就将吐蕃军队分割成几股绞杀了,城内当即下令撤兵。十几万军队在东边的原野上从早上鏖战到下午,至吐蕃人撤退时,唐军的营寨已经有条不紊的扎好了。

  吐蕃军第一策失利,王廷上下都意识到和唐军野战恐怕是不占利的,因为城内的二十三万军队只有五万是常备军,其他都是临时征召的,没有上阵经验,面对凶残的唐军的野战不利,倒是守城容易一些。虽然觉得骑兵当步兵用挺憋屈,但逻些王廷无奈之下,也只得采取桑加法王说的第二策——据城而守了。

  但让吐蕃人奇怪的是,唐军并没有立即攻城,直到河西军也兵临城北扎营后,唐军还是没有攻城的动静。

  吐蕃一些大臣就心喜了,觉得唐人并不想攻城,而是想借攻城威逼王廷以得到更多的好处。丹巴被说动了,于是派出使臣往唐军东大营和谈——晋阳公主就在东大营中,和谈当然要找准主儿。

  晋阳公主派中兵参军李况见了使臣,提出的和谈条件很简单:投降,去王朝号,奉大唐为主。

  丹巴怒了,可以割地,可以赔钱,投降是万万不能的,“去王朝号”后,还有他们吐蕃吗?一怒之下关闭了和谈,唐人要打就打,看你们能打多久!

  这诡异的平静日子让唐军很多将领也不解了,当日帅帐军议时,晋阳公主并未定下攻城日期,只说“诸军听候攻城命令”,但距离军议已过去五日,诸军均已部署妥当,吐蕃人也不是死硬到底了�